• 2022.03.07
    星期一

大灣區GBA專題:追趕時代腳步 新消費方向新傳承模式 非遺年輕化 涼茶伙電競雙皮奶變茶飲

[2022.03.07] 發表
接手南信老舖的楊穎(左),將紅豆沙、雙皮奶等產品製成杯裝,而且可選甜度。(林迎攝)
如何讓非遺擺脫老套,是廣州市推動非遺活化的核心。圖為聖誕廣繡裝飾。(陳子凌攝)
鄧老金方與電競團隊EDG推出聯名產品,受到年輕人追捧。(網上圖片)
朱梓寧
伍文輝

【明報專訊】奶茶可以揀「少甜」,雙皮奶可不可以?廣州荔灣區廣式甜品製作技藝非遺傳承人楊穎第一次提出這個念頭時,遭到師父、即母親的激烈反對,「唔甜點算係糖水?」;涼茶crossover電競和動漫,是噱頭還是迎合潮流?廣東省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一直不遺餘力,但保舊亦要立新,年輕人口味和消費模式不斷變,傳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也要趕上腳步,無論是打開市場,還是傳承技藝。

明報記者 林迎

力抗長輩反對 雙皮奶迎潮流可半糖

「現在有的年輕人,飯就食三餐,但每日茶飲可能要四五杯,連水都不喝。」楊穎是廣州西關老字號「南信牛奶甜品專家」的經理,這家80多年老店傳到她已是第三代。在原有的門面旁,她新開了一家「粵南信」,將雙皮奶製成杯裝,可邊走邊飲。楊穎也根據年輕人點茶飲的習慣,將部分產品設為可選「半糖」,「當時我媽媽非常反對,她覺得『唔甜點算係糖水?』,但減糖是時下健康潮流,如果有人真的不能吃糖,我還可以提供代糖」。

年輕人不僅要養生,而且要一邊打機一邊養生。去年底,電競隊伍EDG在世界賽奪冠,廣式涼茶企業鄧老涼茶旗下鄧老金方與之合作推出聯名薄荷糖,在網上被一掃而空。「EDG總決賽的時候,全球有4億人在線觀看,電競讓我們的產品接觸到了一些以前從未接觸到的人群。」鄧老涼茶董事長朱梓寧(圖)是「90後」,她的同齡人正是電競主力。

涼茶品牌「去涼茶化」 草本製零食

朱梓寧父親師承「國醫」鄧鐵濤,鄧老涼茶有12個配方入選非遺保護秘方,多年來擁有大批忠實老客戶,最近又多了一批「小客戶」:鄧老金方與香港原著的國產動漫《西行紀》推出新年聯名禮盒,瞄準「00後」,「我們的產品和他們的國漫文化很投合」。朱梓寧直言,與電競、動漫合作只是營銷助力,「我們的文化底蘊厚重,質量、配方一直很好,但表達方式、包裝形象有點跟不上現代的消費需求」,她接班後一直致力將品牌「去涼茶化」,推出健康產品,將草本配方製成果凍、軟糖,讓年輕顧客「就算吃零食,也是在養生」。

億計非遺消費者 「00後」成主力

瞄準「00後」,因這班年輕人正是非遺消費主力。天貓的數據顯示,2021年雙十一期間,「00後」消費者購買非遺產品的金額和人數均按年上升逾倍。社科院有關機構發布的報告亦顯示,非遺產品消費者已達億級,年輕一代成為了非遺消費的主力。

鄧鐵濤2003年SARS時曾研製「鄧老清毒飲」,並向國家提議中醫介入治療。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當時鄧老已仙逝一周年,朱梓寧說,公司團隊為繼承他懸壺濟世的精神,開發「鄧老清冠飲」,先後向湖北武漢、黃岡等疫區累計捐出200萬份、總值1.5億元的產品。香港第五波爆發後,鄧老涼茶亦捐出15萬盒「鄧老清冠飲」,交由慈善組織分發給有需要者。

「百鳥朝鳳」難賣出 廣繡改刺動漫

雙皮奶和0蠾b變,另一項傳承千年的非遺廣繡也在變。「將明代的『百鳥朝鳳』針法復原出來並不難,」廣州市廣繡傳承人王新元說,「但每個時代的審美在變,你再去繡那個,賣不出去怎麼辦?」廣繡傳統圖案是木棉、荔枝、孔雀等,但在王新元的針下,有油畫一般的青銅器、老虎,有卡通人物如多啦A夢,亦有時代印記:他繡了一幅鍾南山院士肖像,頭髮部分要將一根桑蠶絲線分開64份,還要繡出額際夾雜白髮的樣子,前後花了一年多完成。繡的內容變了,手藝、功夫卻一點沒少。

事實上,求變是廣州市非遺活化的核心,近年來廣州非遺保護工作已從扶持性逐漸走向系統化,除保存工藝,也積極推動非遺項目通過雙創(創業創新)打開新天地,例如去年國產動畫電影《雄獅少年》就以非遺項目醒獅為題材。除了跨界合作,透過網遊、短視頻、VR、AR、5G等實現科技與非遺結合,也給了非遺新生命。內地遊戲開發商三七互娛推出的《我是畫卷修復師》,便將廣彩等16個極具廣州特色的非遺項目,以畫卷拼圖過關的方式展現,寓教於樂。

徒弟捱不下去 廣繡傳人赴校「撒網」

為非遺賦予新生命的同時,為非遺輸入新血液也十分重要。現年40歲的王新元師從廣繡大師梁國興、吳玉珍夫婦,王自己亦收過幾個徒弟,但這些徒弟最後都沒有捱下去。現時除了創作,王新元還會到學校講課,目的就是傳承:「我現在就是在『廣撒網』」,王新元說,刺繡十分辛苦,「70後、80後、90後學不了,這一代人正好遇上改革開放,做事情要馬上出效益;我現在到中小學媮蕭牷A是向00後、10後培養對廣繡的興趣,他們衣食無憂,可能有些人能『坐得住』,把廣繡的手藝傳下去」。除此之外,王新元還到廣州白雲職業技術學院的紡織專業上課,「他們至少學到一技之長,可以養家餬口。」

「目前來講,非物質文化遺產家族式傳承佔到70%,師徒傳承和『開班授徒』佔30%。」荔灣非遺協會秘書長伍文輝(圖)說。家族式傳承的典型例子,莫過於現年85歲的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廣繡傳承人陳少芳,她二兒子譚展鵬是省級傳承人,大兒子譚展彬、二兒媳李敏是市級傳承人,大兒媳黃敏健是荔灣區級傳承人,而譚展彬的女兒譚靖榆年僅28歲,是接班梯隊上的新生代。

開班授徒結合職訓 荔灣籌建非遺學院

不過並非每一家的子女都願意接班,「還有一些子女多的,要爭產要分家。」伍文輝說,中國人重視血緣關係、利益不能外流,但家族式傳承也有自身問題。今時今日,「開班授徒」能與職業培訓相結合,提供大批合格工人,讓整個非遺產業壯大。他舉例,廣州西關腸粉製作工藝是荔灣區級非遺,市面很多腸粉店師傅沒有系統學過製腸粉,或者技術熟練但無資格認證,而荔灣區人社局舉辦的非遺職業技能系列課程培訓班,學員畢業後獲發專項能力證書,既可為有需要的企業輸送新血,亦可作為「創業孵化器」,學成後自己開店。

伍文輝透露,荔灣區正在籌建粵港澳非物質文化遺產培訓學院,可以請香港、澳門、佛山、東莞等地的大師過來講課,交流技藝。他認為,從事非遺行業不代表「活得很差」,只要有足夠利益,有興趣的人能以此生存下去,就有得做。「開班授徒」可讓非遺遍地開花,但這些學員之中,能不能出到未來的大師、傳承人?伍文輝和王新元都說,這要看他們自己能否長期堅持,將一門手藝鑽研下去。

「傳承?我還沒有想這個問題。」楊穎說,她兒子才10歲,不知道他以後能不能接班,她笑道,「我今年才40歲,我還可以做二三十年吧。」

更多港聞
護膚品潮流  加入益生菌
【明報專訊】大多數人對於益生菌的概念,都是吃進肚堙A讓它們在腸道內工作。但近10年研究發現,原來人類的「皮膚微生物群」中亦有益菌和惡菌之分。... 詳情
【明報專訊】納米及先進材料研發院(NAMI)技術經理高俊熙博士表示,除了益生菌之外,在護膚品中使用天然草本的有效成分,同樣是大趨勢。因為研究... 詳情
尊子漫畫
【明報專訊】(請看附圖) 詳情
【Emily】否認自我隔離 話偕家人「散心」 欣澳路旁紮營者:太耐無旅行
【明報專訊】有網民前晚(5日)鰝壎皞纀舅W載一張有人鬖璅捐u旁露營麍菑龤A及後有人留言質疑「可能自我隔離中」,「好大機會係屋企人中魕峈怞菑v... 詳情
【明報專訊】婦女平日要打理家務,面對新冠疫情壓力更大。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女青)噚日發布一項調查結果,話唔少婦女忙於照顧家人,緊張家人健康多...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