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看通識:懷舊與港味
【明報專訊】「懷舊」大概是個人懷念昔日往事、兒時生活、故里舊居等產生的回憶,當中通常帶有不捨、後悔或無奈的感覺,是我們頗為常見的生活經驗。這種看似普通不過的情感,其產生過程卻遠較我們想像的複雜。
文:周子恩老師
「懷舊」(nostalgia)一詞出自17世紀的瑞士醫學界,主要用來描述士兵思鄉情切的心理狀G,該詞後來被廣泛運用在醫學界和心理學界,主要用作形容一些過分懷緬昔日時光,甚至出現抑鬱症狀的病人。後來文藝界和評論界亦借用「懷舊」一詞創作或分析一些以追憶為主軸的作品。
若從字根分析,nostos解作回家,而algia則是痛苦的感覺。在不少文藝作品中,懷鄉往往是苦澀的。然而值得留意的是,這些對昔日人事追憶的主觀感情,並不一定反映客觀現實。據不少學者或專家的分析,不少人在回憶過去時會滲入虛構或不實的細節,或用不同方法鞏固經過美化或醜化的記憶,並建構成一套認知。
在高度商品化的現代社會,懷舊不止是單純的個人情感投射,更變成政商界常用的宣傳及推廣手法。近年經常在媒體出現的懷舊金曲,或滲入昔日情懷的廣告企劃便是上佳示例。另外,當一些老店宣布結業,總有一群顧客會趁機前往「打卡」留念或在社交平台上展露不捨之情,但很有可能他們從未到過這類老店舖,不過是從眾行為,人云亦云而已。
上述的「消費行為」在文藝創作時亦不時出現,一些擅長搞「噱頭」的片商往往乘「集體回憶」,翻拍一些膾炙人口的經典作品,或經商業包裝,拍攝一些社會大眾熟悉的人或事。這些話題作品不論其成品質素如何,往往都可以先聲奪人引人矚目。更甚的是,即使最終成品效果不佳劣評如潮,製作人仍有可能透過「負評經濟學」的手法,在一片罵聲中取得票房或瀏覽紀錄。因此,部分經典不時重拍。
不過,並非所有懷舊影視作品都是自我感覺良好的傷春悲秋或商業噱頭,另一個常見的懷舊電影拍攝原因是源於創作者有意憑藉映像或聲音,重新建構價值和意義。它們表面上是回溯一些故人故事,背後卻是有意識地透過作品帶領觀眾反思或推翻一些已知的或未普及的精神文明或文化軌[。
「港味」爭議
近年在大中華文化圈常常有人討論「港味」(是否具香港特色),單是所謂「港味」的建構過程,已是值得大家深入分析細味的文化現象。
有人說近年香港電影已不再具「港味」,到底什麼是真正的「港味」,往往莫衷一是。內容以廣府話為主?高度商業化純市場考慮並加插大量煽色腥官能刺激元素?台前幕後製作團隊皆為香港人?即便是香港人耳熟能詳的故事,或如「獅子山精神」一類理應共同抱持的價值觀,不同年代在港生活的人也可能出現不同的想像和想法,甚至完全相反的陳述和分析。
更何G,香港影視作品這品牌在大中華地區乃至全球不同市場都有一定地位,曾接觸港式文化或受其影響的受眾對香港或所謂「港味」有不同的體驗或構想絕對不足為奇,例如在不少西方人眼中,香港最有趣之處仍是東西/新舊文化的並存,不少來港拍攝的作品,尤其一些荷李活商業片中,香港仍是一處到處都是摩天大樓,但同時仍有帆船和漁民出現的有趣地方。又或者部分亞洲觀眾的心目中,香港街頭仍不時有黑幫仇殺。更有趣的是當再有新作品重演或改寫這些「刻板印象」之時,觀眾又會以自身認知的角度加入「討論」,並為「港味」賦予新的意涵或鞏固原有視點。
●相關概念
懷舊(nostalgia)
集體回憶(collective memory)
大眾傳播媒介 (大眾傳媒) (mass media)
文化反思(cultural reflection)
(本刊刊出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通通識 第73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