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笈秘技:近代考生迎戰秘訣
【明報專訊】同學密鑼緊鼓準備校內模擬試,感覺如臨大敵、緊張、膽怯、迷惘?五味紛陳的感受,以下藝人、電台DJ、運動員和醫科生一樣經歷過,看看他們當年如何想盡辦法,以最佳的狀態迎戰中文科。
■鄧卓殷(Amber)
藝人、2018年度香港小姐亞軍,2013年文憑試奪得4科5**,中文5級,香港大學建築系碩士畢業
考試時調整心態
「中文科是我最無把握的一科。」當時第一科要應考的正是中文,令她緊張不已,甚至影響考試表現。她憶述應考閱讀卷當天,「考試時間剩餘兩分鐘,我在覆卷時發現做漏足足一整頁」,雖感震驚,但隨即鎮定下來,想到在這麼倉卒的時間內,「勉強完成也未必會獲取分數,寧願花時間看一遍已完成的題目,避免失去更多分數」。
「每完成一份卷,我不會再考究答案,既然都已成過去,便不再多想。」鄧以此心態應考其他分卷,最終放榜成績喜出望外。本身預計中文科得4級,鄧卓殷稱,「閱讀卷和寫作卷的表現並不標青,但最後能在綜合卷和說話卷中獲取5**,拉勻後也能達5級水平」,勉勵同學考試期間調整心態是重要的一環。
■王遠傑(歪歪)
商業電台叱903DJ,2014年文憑試中文科考獲5**,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畢業
嚴控答卷時間
「其他科目不是特別好,只有中文和中國文學最有機會摘星。」歪歪為了入讀中大傳理,所有希望全押在這兩科上,然而「中文科題目千變萬化,無法預料,令我很『怯』」。歪歪決定將怯的感覺轉化為動力,不斷操練試題,甚至連坊間的補充練習也不放過。他的同學不禁問他:「你已有一定的中文能力,為何不把精力投放在其他科目上?」,歪歪則說希望「訓練到有能力應付所有題型」,要十拿九穩地摘星,最後如願以償,中文獲5**的佳績。
歪歪最無信心的是閱讀卷,不僅擔心題目多變,時間管理更考工夫。「我操練時偶爾只顧白話文,剩下的時間不足以完成文言文部分。」他發現做不完試卷會失去6至7分之多,「經過我的非科學計算,只要將題目的分數加1,就是該題的回答時間」,例如某道題目佔6分,他規定最多以7分鐘來回答,限制答題時間。此後每次練習也能完成整份答題簿,重建信心,紓緩「怯」的感覺。到應考當天,也順利完成整份閱讀卷,沒因時間管理而失分。
■譚茗譯
香港健力代表隊成員,現修讀香港中文大學生物醫學,2021年文憑試中文科達5*
看書評練閱讀能力
去年備試雖未有參賽,但仍經常參與訓練,維持水平,要兼顧學業和運動,殊不容易。譚茗譯說,緊張不是源於中文科的深淺,反而是對自己的期望,「我在校內的成績不俗,害怕在公開試中失手」。
他預計中文獲5級,最後達5*,但「沒想到閱讀卷會出日本文學」,該卷只得4級。譚說「較少接觸日本文學,不熟悉日本時代和文化背景」,即使理解文章意思,也不清楚要如何答題才符合要求。平時會閱讀魯迅、林黛嫚等華文作家的作品,魯迅的作品如《狂人日記》、《阿Q正傳》等不易讀懂,「我會嘗試理解一遍後,再看其他人寫的評析,便能知道想法是否正確」,藉此訓練閱讀能力。
譚茗擅長寫論說文,他以哲學的歸謬法回答卷二「富足的物質條件有利孩子成長」一題,取得5**的佳績。他曾思考「在寫作卷中能否使用哲學的論證手法呢?當時老師竟說『無話唔得』」,故他在應考時以哲學論證方式來回答題目。他先假定在富足的物質條件下,孩子的確有更多機會發掘潛能和提升自己;然後舉出物質條件氾濫,對成長的壞處也是不言而喻;再以古人歐陽修、宋濂出身微寒亦取得成功,印證即使物質匱乏,也能鍛煉孩子的鬥志和毅力,證明「富足條件有利孩子成長」這一說法不合理,孩子成長重點在於父母是否懂得適度調配資源。
■余施熲(阿Wing)
選秀節目《全民造星4》參賽者、中大醫科生,2019年應考文憑試中文科取得5*
多留意考評局答案
阿Wing以一個「迷」字來形容自己,她解釋,曾有作者試做以其文本的考卷也未能考獲滿分,而她作文的表現時好時壞、飄忽不定,中文科的「無常」令她十分迷惘。擅長數理科目的她計算和分析歷屆試題,找出考評局的「計分方程式」。例如卷一的分段題,她發現段意和中心思想不一定是在尾段,文中經常提及的用字才是重點;又譬如綜合卷的整合拓展方向,只要多參考考評局的答案,便會發現很多時也是從個人、環境、社會風氣等方面切入,不少答案有[可尋。預計成績達5級的她,最後取得5*成績。
其次,寫作卷和綜合卷是「無得偷懶」的,「有些人看完題目,只坐茠韁Q和構思大綱就當完成溫習」,這種方式效用不大。「卷二、卷三要落手寫才能發現需要改善的地方」,若然沒有動筆,難以發現用字重複、行文累贅或寫字速度不足等問題。她建議完成練習後要交予老師批改,「有時行文的轉折位會寫得奇怪而不自知,要聽取老師的意見才會進步」。老師曾提點以「媽媽遞湯,所以認為媽媽很好」作為文章轉折好不突兀,然而這是學生常用套路,她自此細心思考其他轉折方式,避免重犯錯誤。
文.陳威諾
圖.受訪者提供
[星笈中文 第04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