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因研訊 專家:疫苗「極不可能」致心肌梗塞惡化
【明報專訊】六旬漢於今年2月底新冠疫苗接種計劃展開首日接種首批科興疫苗,兩天後死亡,死因研訊昨續。早前有證供顯示,死者因心肌梗塞引致急性肺水腫而死,心臟科專科醫生周慕慈昨以專家證人身分作供,對於疫苗有沒有可能令心肌梗塞併發症惡化,她認為是極不可能,而死者的死因亦與科興疫苗無直接關係。
死者李宇根(終年63歲),今年2月26日在官涌疫苗接種中心接種首劑科興疫苗,同月28日在伊利沙伯醫院不治。周慕慈昨供稱,死者於2015年4月進行心電圖檢查時,顯示已出現第一級心臟閉塞;而今年2月3日(最後一次覆診)及28日(死亡當日求診),心電圖均顯示他無突發心肌梗塞。
引解剖報告:死者針前曾病發
周續稱,死者在2017年被確診患冠心病,打針前數個月出現心口翳悶和氣促,惟打針後並無證據顯示他有即時過敏反應或不良副作用。解剖報告指死者打針前曾有突發心肌梗塞,在時間上排除了疫苗是心臟病發的起因,故推斷是長期冠心病引致死亡,與科興疫苗無直接關係。死因裁判官問疫苗有沒有可能令心肌梗塞併發症惡化,周慕慈認為死者本身病情足以引致併發症,雖不能完全排除此可能,但「極不可能」發生。
研究對象較年輕 專家:也有人高血壓
周另引述兩份刊登於國際醫學期刊《刺針》的文獻,指科興疫苗首兩期初步小型臨牀試驗分別有144人及600人參與,均為18至59歲、身體健康的接種者,結果顯示疫苗大致安全,雖接種者會出現針口紅腫或痛、咳嗽及發燒等非致命反應,但無嚴重後遺症或不良反應。
至於第三期試驗則有逾萬人參加,包括肥胖、高血壓、糖尿病等人,結果與健康組別相若,然而周慕慈指,研究不包括長者、病情不穩的長期病患,另試驗期僅40天,短期內或未能看到長期後遺症。陪審團關注研究對象均為59歲或以下,惟死者年過60,周回應稱,部分參加者亦同樣有高血壓等問題,但難單憑年齡判斷。聆訊今續。
【案件編號:CCDI-182/21】
(新冠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