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局指引出台 「涉國安無可爭辯空間」 教師傳真相30年 今年課堂不教六四
【明報專訊】國安教育指引出台,當中指明「涉及國家安全的議題沒有爭辯或妥協的空間」,而多名教師因社會事件被投訴、懲處,而較多機會談及六四事件的高中通識科,內容亦已改頭換臉,校園談論六四事件空間收窄。有中史科教師於課堂上堅持教六四事件逾30年,惟自2019年社會事件後,亦備受壓力,學校今年不會在課堂上教,同事也提出「避一避」,不在學生試題問六四。縱他的同事於課堂上已絕口不提六四事件,他仍希望可於僅餘的課餘活動,抽出一點時間與學生分享。
明報記者 蕭愷情 魏綺婷
陳老師(化名)1989年坐在電視機前,看茈_京的學生於軍隊開槍後奔走,有人應聲倒下,有人把傷者拖上木板車運走。陳老師多年來堅持於中史課上把自己當日從新聞看到的所見所聞告訴學生。他說,中三對大部分學生而言,或是人生最後一年接觸中史,故講述中國近代史時,總希望「能夠教多遠便多遠」,當中包括六四事件;而以往5、6月時,不同教師亦會於周會分享對六四的看法,甚至有外籍教師會分享當年身在海外,外國人如何看待事件。
稱教學時難免有個人情懷
不要求學生認同任何立場
陳老師是事件其中一個「目擊者」,認為教學時難免有個人情懷,但作為教師,不會要求學生認同任何立場。他舉例說,校內有不少內地學生,他們難免有所衝擊,但陳老師總會對他們說,「先聽聽,再去查證。查證後找一個你可以接受、可以相信的(說法)」,認為學生毋須跟從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六四事件至今仍有爭議,「天安門廣場是否有傷亡?國家鎮壓是好是壞?這些都是開放式問題」,稱歷史從來都有爭議。
以往校內試題問六四 今年或避
不過,自2019年社會事件,陳老師感受到來自教育局與社會前所未有的壓力。他說,以往校內試題會有題目問及六四事件,舉例稱讓學生把不同歷史事件排序,當中包括六四,惟今年同事表示十分憂慮,建議學校「不如也避一避,不要出(六四題)」。
擬向學校申請課餘活動教六四事件
縱然六四於課堂絕[,陳老師仍計劃向學校申請於課餘活動講述新中國簡史,屆時將提及六四事件,學生如有興趣,可出席了解。他說,六四事件是客觀存在的歷史,而縱觀中國5000多年發展,中國知識分子的傳統就是在國家危難及社會有需要時發聲、挺身而出,甚至犧牲,形容當年在天安門的人也一樣,「一心只希望國家變好」。
他續說,要學生愛國,須讓他們清楚認識國家,「從以前走到今天,為何會走這條路?路是否一定走對?」未來是否仍可於課堂上講及六四依然是一個疑問,「如有天白紙黑字禁止說(六四)」,他苦笑數聲,「那香港教育就是死症」。
本報向教育局查詢教師是否可在課堂上教授六四事件、會否違反國安教育指引等。教育局回覆,稱教師在課堂教學或於校內透過學習活動與學生有任何討論,必須符合學校課程的宗旨和目標、學習重點,以及學生的年齡和程度;教師亦須緊守教育專業、秉持客觀持平的立場,而非灌輸個人或某些團體的政治立場。
另外,以往有學校會帶領學生參觀支聯會的六四紀念館,支聯會本月中回覆本報表示,估計因疫情,今年至今未有學校邀請出席講座和借展板,而「六四紀念館」有新主題展覽,昨日重開,而5月份沒有學校參觀。
(32周年 六四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