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型拆解:共識困難題 論點須更闊深入
【明報專訊】作答「諮詢達成廣泛共識遇有困難」的題目時,同學或當作「持份者衝突」題型構思答題,例如只指出持份者的觀點和理據、分析兩個持份者之間的衝突點,而忽略持份者衝突以外的論點(如諮詢時效、政策複雜程度等)。下文將拆解此題型,並輔以題目例子說明。
◆例題示範
題目:若要透過諮詢,使不同持份者就預設醫療指示立法這議題達成廣泛共識,香港政府會遇到哪些困難?解釋你的答案。 (8分)
◆資料A
病人可在精神上有能力時,決定自己一旦無能力作決定時所拒絕的治療,稱為預設醫療指示。現時預設醫療指示以非立法方式推行,政府建議未來改以立法方式推展,並於2019年9月6日起展開為期3個月的公眾諮詢。目前《精神健康條例》下,如醫生認為治療符合精神上無行為能力者最佳利益,可毋須取得病人同意治療,政府建議修訂有關條文為不得凌駕有效的預設醫療指示。政府建議,年滿18歲或以上、精神上有能力行事的人可以書面形式作預設醫療指示,指示必須有兩名見證人,其中一人須為醫生,以及兩名證人均不得在病人遺產中有任何權益,指示可拒絕心肺復蘇術、人工呼吸、人工營養及流體餵養等,當病情去到不可逆轉時將以病人意願為依歸。預設醫療指示可隨時口頭或書面撤銷或修改,毋須證人。政府建議為預設醫療指示立法和訂明細則,並釐清預設醫療指示與現行法例的衝突,包括修訂《精神健康條例》、《消防條例》及《死因裁判官條例》, 讓醫護意見不得凌駕有效的預設醫療指示、救護人員需要尊重病人已定下的預設醫療指示,並免去部分在安老院臨終個案須向死因裁判官報告的程序。
資料來源:〈政府建議就預設醫療指示立法 展開三個月公眾諮詢〉,《明報》,2019.09.06
■解題原理
「共識困難」有別於一般的「持份者衝突」題型,構思論點時需要有更闊及更深入的方向,並須留意以下要點:
1)於主旨句概念化「共識困難」
2)指出達至共識的先決條件
3)分析諮詢的局限或不足之處(例如:諮詢的全面性、認受性、時效及市民參與程度等)
4)解釋諮詢方法的局限如何令諮詢難以達至廣泛共識,當中須考慮政府的角色和行動
■模擬答題(表)∕◆推論步驟(表)
文:元朗商會中學通識科主任 黃鳳鳴
[通通識 第7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