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未成年抑鬱患者逾千 4年倍升 23中小生疑自殺亡 7年新高
【明報專訊】新冠疫情持續逾年,學生精神健康受壓。教育局昨日以書面回覆立法會議員提問,披露近年學生懷疑自殺身亡個案數字,當中2019/20學年達23宗,為至少7年新高。教育局稱,對所有學生自殺個案都感到難過和惋惜,留意到學生自殺個案往往涉及複雜的問題。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表示,過去兩年社會變化甚大,青少年要重新面對及適應,精神健康比以往「差了很多」,籲社會多加關注。
4萬未成年精神科患者 兩年升15%
教育局指出,根據全港中、小學匯報的資料,2019/20學年學生懷疑自殺身亡數字達23宗;翻查過往立法會文件,此數字為2013/14年度以來的新高(見圖)。教育局又披露,在醫管局接受治療並確診的18歲以下精神科患者人數,2019/20年度有40,350名,比2018/19、2017/18年度分別上升6.4%及15%,當中2019/20年度的抑鬱症患者有1070名,比2015/16年度增加逾倍。
教育局稱,一直透過多元模式,支援有精神健康需要,包括有自殺風險的學生,而在暫停面授課堂期間,一直鼓勵學校透過電話及電子通訊方式與學生保持聯繫,表達關心,並與家長加強溝通,共同觀察和留意學生的行為表現。
防自殺會:
社會事件青年失落 疫情改變生活
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總幹事曾展國稱,18歲以下患抑鬱症數字「上升幾厲害」,反映青少年精神健康比以往差甚多,認為部分年輕人雖未有求醫,不代表其精神健康沒問題。他說,近兩年社會變化甚大,舉例2019年的社會事件,不少年輕人參與其中,投入很多情感,結果卻未必如他們所想,甚至落差甚大,未必有人可以協助年輕人處理失落情緒。另外,去年爆發的疫情亦改變了年輕人的生活,除未能回校上課,缺乏社交生活,年輕人長時間留家,亦與家人多了摩擦。
有青少年不信政府資助機構
他說,近年年輕人對傳統求助模式有所保留,特別是經政府資助的機構,改到網上尋求陌生人意見。不過他提醒,他人未必了解求助者的自身情G,有時或會加劇求助者已有的負面想法,建議家長及老師多關心青少年,即使不贊同年輕人的想法,也可嘗試認同年輕人的感受,減低他們的孤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