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多國慢打疫苗3因素
假資訊惹恐懼 謹慎猶豫
不少國家已展開大規模新型冠狀疫苗接種計劃,但主要集中在歐美國家,亞洲國家則起步緩慢,部分甚至仍未開始接種。英國廣播公司(BBC)分析導致這現象出現的三大原因,分別為恐懼和假資訊、過於謹慎,以及猶豫。
菲律賓巴基斯坦有疫苗致死前科
在菲律賓,許多人仍記得2016年接種登革熱疫苗引起的恐慌,當時有兒童注射後死亡,兩年後政府因憂慮疫苗副作用而叫停接種,衛生部長更遭到起訴。公共衛生官員表示,該事件導致疫苗懷疑論者激增,威脅新冠疫苗接種計劃。最近一項調查顯示,菲律賓只有19%民眾願意接種新冠疫苗。
在巴基斯坦,民眾恐懼接種疫苗主要因為被假資訊誤導,2020年網上流傳的一段影片顯示一名私立學校教師對着一群看似昏倒的男生大叫,他指摘是小兒麻痺症疫苗導致孩子們不省人事,又斥責官員強迫他們注射。結果有關假消息導致一間替民眾接種疫苗的診所被縱火。該影片及其他類似影片導致國內小兒麻痺症的疫苗接種率下降,亦影響到新冠疫苗注射計劃。一名白沙瓦醫生指出,展開首天接種時,原應有約400名護理人員接受注射,但最終只有約10多人現身。
日韓星洲「謀定而後動」
在其他疫苗接種計劃剛開始的亞洲國家,官員和專家稱,計劃遲推是出於謹慎而非猶豫。韓國總理丁世均曾為政府較遲展開接種辯護,表示能讓官員先觀察疫苗在其他國家接種的表現及效用。新加坡、柬埔寨和越南的官員也曾發表類似言論。BBC指出,許多起步遲的國家很大程度上已能控制疫情,認為有時間「等待」。
在日本,能盡快展開接種新冠疫苗,對成功舉辦奧運極重要,但「疫苗猶豫」一直是主要問題。該國是全球對疫苗信心最低的國家之一。1990年代,麻疹、腮腺炎和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被懷疑導致無菌性腦膜炎的發病率上升,最終未能證明有關,但日本其後停用MMR疫苗。由於獲取民眾信任很重要,日本政府延遲批准使用BioNTech-輝瑞疫苗。該疫苗第三階段臨牀試驗結果公布後,英美去年12月初立即授權使用,但日本堅持再額外測試,直至2月17日才開始接種。京都大學醫學院研究員村中璃子說,日本不像許多其他國家般受疫情重挫,這意味民眾未真正看到接種疫苗的迫切需要。(B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