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a解密:棄程式保私隱?
【明報專訊】近月,有即時通訊軟件開發商更改使用條款及私隱政策,引起不少人對個人私隱議題的關注。香港研究協會於2021年1月22日至2月2日做調查,以了解智能裝置用戶對相關議題的意見。我們可從中窺探市民對即時通訊軟件開發商更改私隱條款的看法。
.相關議題:流動應用程式普及對生活素質的影響.
◆對流動應用程式開發商如何使用個人資料的關注度(圖)
•調查顯示,絕大部分受訪者關注流動應用程式開發商如何使用自己的個人資料,表示「非常關注」或「比較關注」者共有88%,遠高於「不太關注」或「非常不關注」(共11%),表示「不知道/很難說」或「無意見」者不足2%。由此可見,市民十分重視流動應用程式的使用條款及私隱政策
◆會否因私隱條款更改而減少使用該軟件(圖)
•調查顯示,該即時通訊軟件更改使用條款及私隱政策後,近八成受訪者表示「一定會」或「多數會」因個人私隱而減少使用該軟件,表示「多數不會」或「一定不會」者有一成四。值得留意的是,同時有近一成人表示「未決定」。由此可見,小部分受訪者未有因為該軟件更改私隱條款而即時決定會否減少使用
◆「拒絕共享資料*者不能使用軟件」是否合理(圖)
•早前有即時通訊軟件開發商通知用戶,必須在指定日期前同意將用戶資料與該軟件所屬母公司及旗下公司共享,否則不能繼續使用該軟件,觸發「數碼移民潮」。就此更新條款,逾八成受訪者認為不合理,認為合理者不足一成。由此可見,大部分受訪者認為即時通訊軟件開發商要求用戶同意向相關公司共享自己的資料,是不合理的做法,亦違反私隱政策,因此引起社會對個人私隱議題的關注
◆是否同意以下有關使用流動應用程式的描述(表)
•使用流動應用程式時,八成半受訪者表示「無信心清楚了解使用條款及私隱政策」。同時,約七成半受訪者分別同意「需花很多時間才能了解使用條款及私隱政策」、「想盡快使用程式而匆忙接受使用條款及私隱政策」及「因使用條款及私隱政策不清晰而感到困惑」。由此可見,大部分受訪者未有仔細閱讀使用條款及私隱政策的原因是認為內容難明,或欠缺耐性閱讀
◆會否經常仔細閱讀流動應用程式的條款及細則*(圖)
•逾半受訪者表示「甚少」或「從不」在同意接受流動應用程式的條款及私隱政策前,仔細閱讀條款及細則,「間中」會仔細閱讀者有三成半。只有少於一成人會「經常」仔細閱讀。由此可見,雖然大部分人表示關注即時通訊軟件開發商對用戶個人私隱保障的問題,但他們對於仔細閱讀流動應用程式的條款及私隱政策的意識不高
◆政府對流動應用程式收集個人資料的規管(圖)
•近六成人認為政府應該收緊對流動應用程式收集個人資料的規管,認為可以「維持現狀」的只有26%
◆應用程式開發商收集個人資料帶來的影響*(圖)
•即使在平衡生活便利及保障私隱因素後,仍有五成人認為流動應用程式開發商收集個人資料為自己帶來較多壞處,但同時有近四成人表示帶來的影響「好壞參半/差不多」。由此可見,受訪者對於流動程式開發商收集個人資料的爭議有顯著的分歧
(註:調查以隨機電話方式訪問1069名18歲或以上智能裝置用戶;數字四捨五入)
(資料來源:《市民對流動應用程式使用條款及私隱政策的意見調查》,香港研究協會,2021.02.04)
■思考問題
1. 分析流動應用程式的普及對市民生活素質的影響。
2. 有人認為,在現代社會,為了長遠經濟發展,無可避免要某程度上犧牲個人私隱的保護。你多大程度同意這句說話?解釋你的答案。
文:蔡嘉嘉老師
[通通識 第69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