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貂驗出新冠病毒 籲省府暫下禁養令
菲沙谷貂場爆疫 8人確診200貂死
【明報專訊】菲沙河谷一處養貂場爆疫以來,已有8名工作人員確診,有200隻水貂死亡,經過檢測發現有5隻水貂感染SARCS-CoV-2病毒,該病毒在人類身上即是新冠病毒(COVID-19)。卑詩愛護動物協會(BC SPCA)昨日發表聲明,要求本省暫停養貂活動,避免更多水貂死於無辜,以及病毒在動物之間傳播。
丹麥在上個月就曾為了防止新冠疫情擴散,而下令撲殺1700萬隻飼養水貂。有報道說,丹麥總理佛瑞德里克森(Mette Frederiksen)在11月底巡視一家水貂養殖場時,一度淚灑當場。丹麥政府撲殺水貂做法引起反對黨抨擊,它後來更坦承撲殺健康水貂不合法。
本省水貂養殖的規模不能與丹麥相比,而一間在菲沙河谷的養貂場在上周爆發疫情。
BC SPCA聲明指,協會對公眾和動物的健康表示關注,並指已致函農業、食物及漁業廳(Agriculture, Food and Fisheries)廳長,呼籲當局應立即採取行動,暫停所有皮草養殖場的許可證,以減少病毒在本省進一步傳播,降低野生動物的感染風險。
卑詩愛護動物協會厄頓(Geoff Urton)指,與其他感染病毒後幾乎沒有徵狀的動物不同,水貂也會因遭受SARS-CoV-2病毒的感染,從而生病並死亡。現時養貂場的員工與水貂屬緊密接觸,與《卑詩動物健康法》(BC Animal Health Act)有所抵觸。
他說,全球有關病毒從人類身上傳播到水貂,再傳回給人類的案例和人們的擔憂不斷增加。養貂場中成千上萬隻水貂集中養殖的情況,更是為病毒創造了危險的傳播機會。
除了對公共健康的威脅外,協會亦非常關切成千上萬隻生活在本省養貂場的水貂現況。
厄頓說,水貂是獨居與半水生動物,但牠們在養貂場中只能生活在狹小的鐵籠當中。
他又指,本省有13個水貂養殖場,幾乎全部都位於菲沙河谷區,為國際奢侈品市場生產毛草;在2018年,本省有超過26萬隻水貂因被取皮毛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