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看文史:渣(zaa1)(zhā) 男(naam4)(nán)
【明報專訊】陳同佳事件演變成的兩地齟齬逾年未息,台灣行政院長蘇貞昌以「只講渣男太客氣」形容陳同佳,訴諸情緒批評港府並未以「司法互助」處理事件。在現代人看來,這種形容大抵無人異議;但若是古代,「渣男」的面貌則甚有差異。
殺妻
蘇貞昌的說法,是基於陳同佳殺女友。殺人罪大惡極古今相同,不過相異的是,古人若有大義名目,殺伴侶甚至可受敬重。吳起為向魯國表忠而殺齊國出身的妻子,終獲任用為將,是其兵法家的起點;力抗安史叛軍的張巡糧絕之時殺妾製糧,讚揚乃至模仿者眾。更極端的是若妻妾不忠,明清法律容許捉姦者當場處決,官方更默許鄉里動用私刑,而有「浸豬籠」之俗。與此呼應的是,《水滸傳》的通姦者都死路一條,成為好漢的鋪墊,武松殺潘金蓮、宋江殺閻婆惜、楊雄殺潘巧雲、盧俊義殺妻皆如是——當然前提是,古代是男權社會。
花心
現在述及渣男,最常見的是花心,這在古代倒非罪過。在開枝散葉的大義下,男性可一妻多妾,窮如李白、蘇軾、海瑞也享齊人之福。但為了家族和諧,納妾通常要妻首肯,房玄齡獲唐太宗賜妾,夫人寧死不肯,終不了了之;妻若不高興,更可賣妾或虐妾,故多情也得面面俱到。大家族出現癡心漢反而是不幸,《浮生六記》沈復重愛妻輕功名,被家人嫌棄,浮沉一生;明孝宗無視納妃諫言只愛皇后,令他只有一個長得大的兒子,繼承人揀無可揀,荒唐的武宗繼位後國政紊亂而宦禍復熾,令明後患無窮。近來泰國王室聲譽大跌而示威不斷,也有着同樣影子。
負心
比起濫情,恩斷義絕的負心更令古人不齒——現代女性還可選擇撇脫分手,古代講求忠貞下女性只能守候情郎。為「克服」這種權力不對稱,古代小說戲劇中負心漢多有報應,最著名的陳世美因追殺髮妻遭包拯處決,「三言二拍」、《聊齋》諸如周廷章、滿少卿、姚安、梁有才等薄情郎大多慘死。始亂終棄的《鶯鶯傳》被後世改成終成眷屬的《西廂記》,邊大談薄情邊題詩「曾經滄海難為水」的原作者元稹更被視為絕世賤男。俗語說「仗義半從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學識愈高愈易利慾薰心的前車之鑑,現在是否仍不斷重演?
.葉雨舟 - 書呆子一名,喜歡反思中日韓歷史文化的種種,希望東方社會能重拾對東方文化的認識。
文:葉雨舟
插圖:張欲琪
[語文同樂 第47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