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華人拒做「白老鼠」暫不接種
【明報專訊】本地華人稱,疫苗研發獲得重要進展是今年最大喜訊,帶來重回正常生活的曙光,但對此大部分人均採觀望態度,不願做「白老鼠」,有人對臨牀採樣規模仍有疑慮,亦有人近期經歷流感疫苗不良反應,對疫苗接種亦心懷恐懼。
輝瑞藥廠(Pfizer)昨日宣布,與BioNTech合作研發的疫苗第三階段臨牀結果顯示,針對新冠病毒的保護成效約為90%。
對此,在列治文車行工作的Thomas表示:「疫苗有效是大喜訊,被疫情困擾數月的我們終於看到了生活回覆正常的曙光。不過如果疫苗剛上市,我及家人不會馬上接種,還需觀望一下後續效果及反應,不想變成醫學實驗小白鼠。」
卑詩華人互助會志願者Caryn亦指,待新冠疫苗獲批後,會謹慎作出決定。
她提到,近日有朋友接種流感疫苗後出現疑似後遺症,發生嚴重的眩暈反應,已躺在牀上靜養半個月,一動就會吐。Caryn說,期望等到疫苗批量生產後半年至一年,證明不會出現嚴重的副作用,才會選擇接種。
Caryn認為,目前的臨牀採樣規模仍不足以消除心中顧慮,「90%並不是普遍概率,而只是從部份實驗人群中得出的數據」。
目前,輝瑞公布的臨牀數據來自美國、巴西、德國、阿根廷、南非、土耳其6個國家共4.3萬餘名參與者。
經營一間早教公司的陳女士表示,疫苗有進展是今年最大的好消息,振奮人心,但自己與丈夫會先觀察一陣再作決定,「我知道群體接種率要達到六成以上才有免疫效果,但可能是我們較保守,天天戴口罩生活的保護效果已足夠。在確定安全後,才會考慮讓家中小孩、老人接種。」
被問到是否害怕副作用,陳女士表示,疫苗有副作用不稀奇,但發生概率很小,大部份亦屬輕徵;不過,陳女士強調,輝瑞沒有披露更詳細的實驗報告,現有信息不足以下判斷。
家住本那比朱太則稱,相信輝瑞的品牌誠信,很願意接種,「輝瑞和BioNTech都是值得信賴的大藥廠,一定會通過最嚴格的檢驗、審批、上市流程,有機會優先接種是我的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