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資局資助浸大學者 研「花生友」網絡欺凌
【明報專訊】「社交平台最初的交流好正面,後來開始變質,愈來愈多網上公審、激進言論等負面互動。」浸大工商管理學院財務與決策學系教授張美君自2014年開始研究網上欺凌現象,她指出負面網上互動為全球趨勢,近年更加嚴重化,出現有組織的惡意言論攻擊(coordinated trolling)。張認為,問題主因或與社交平台設計相關,她近日獲研究資助局選為10名高級研究學者之一,獲780萬元資助進行為期5年研究,向社交平台提供網路欺凌解決方案。
旁觀者加入欺凌趨嚴重
社交平台主宰人們接收資訊,張美君發現,近年社交平台上的互動變質,「最初大家在平台上聯繫、分享生活,由於傾向分享自己美好的一面,造成嫉妒、互相比較,令用家生活上滿足感下降」,後來網上公審、激進言論增多,她約2014年開始研究網上欺凌。張說,每宗網上欺凌事件通常包括3類人,包括施害者、受害者、以及「花生友」,即網上圍觀者,她集中研究「花生友」的行為。張指出,從她過去調查研究發現,大部分花生友見到涉網上欺凌的貼文會一笑置之,認為事不關己;小量會利用平台上「舉報」功能;但亦發現花生友加入圍攻有嚴重化的趨勢。
「因為社交平台的演算法造成『回音箱』現象,網民只會一直看到相似的內容,引致與持不同意見的人出現分化。」張美君舉例,如有兩個互相競爭的陣營,例如偶像明星、球隊,網民會將自己代入一個族群,若有人鼓動,可能會為族群做出超越個人道德底線的行為,「因為他不為自己,沒考慮個人,而為一個族群,行為會更激烈」,除了粗口辱罵對方陣營,亦可能散播針對對方陣營的改圖、影片等。
冀向社交平台提供解決方案
張美君近日獲研究資助局選為高級研究學者,獲資助780萬元就「社交媒體上的網絡圍攻」進行為期5年研究。項目將聯同美國天普大學、澳洲昆士蘭大學及中國武漢大學學者一同進行,冀向社交平台提供解決方案及建議,避免問題惡化。
明報記者 林穎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