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07.26
    星期日

專家指疫潮期加人飲酒量增 憂疫後出現大規模創傷事件

[2020.07.26] 發表
專家警告放寬賣酒限制需注意長遠影響。(網上圖片)

【明報專訊】自爆發疫情並放寬酒類法例以來,加拿大人的飲酒量增加。有專家表示,若決策者不解決與飲酒量增加相關的危害,那麼從長遠來看,所有那些為救餐飲業而放寬的賣酒限制只會弄巧反拙。

根據發布在《加拿大公共醫療期刊》 (Canadi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的一項新研究顯示,在短期內以及危機發生後的一、兩年內,大規模創傷事件的出現,跟飲酒量的增加及相關危害,兩者有着很強的關聯性。然而,對於決策者而言,可用的證據有限,這使研究人員感到擔憂。

加國各省在疫情期間採取不同的方法,來管制酒精和放寬限制。除愛德華王子島外,大多數省份迅速宣布零售酒舖為必不可少的服務。但當愛德華王子島試圖在封鎖初期關閉酒舖時,公眾強烈反對迫使官員改變初衷。

溫哥華放寬酒類的限制,允許餐館外賣食品時提供酒類,並將出售給餐館和酒吧的烈酒零售價下調,以幫助餐飲業度過難關,又在餐館重開時,加快發牌讓食肆加開露天座位。北溫哥華和高貴林港(Port Coquitlam)均已進行試驗計劃,允許在特定的公園和公共場所飲酒,溫哥華也正考慮仿效。

安省公共衛生局(Public Health Ontario)科學家兼上述研究共同作者霍賓(Erin Hobin)表示,儘管目前尚未有明確的全國統一指引,就疫情期間控制酒精提供最佳辦法,但他認為,對不同管轄區如何放寬限制進行研究,可為日後改善基於證據的政策作參考。

霍賓說:「就疫情期間如何以最好方法控制酒精制訂政策時,需要考慮很多因素。在疫情期間讓零售酒舖營業,並將它們視為必不可少服務,通常都會得到醫療專家和物質成癮疾病專家的支持,因為酗酒者需要獲得酒精,以免戒斷反應的嚴重後果。然而,若零售酒舖被視為必不可少服務,此舉會向公眾發出信號,那就是酒精是否屬於必不可以少的商品或產品呢?」

加拿大物質使用及癖癮中心(Canadian Centre on Substance Use and Addiction)於4月委託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在35至54歲之間的受訪者中,有25%稱由於新冠疫情期間更多時間居家,無聊和壓力使他們增加飲酒。

卑詩物質使用中心(BC Centre on Substance Use,BCCSU)戒癮專家強生(Cheyenne Johnson)指出,特別是在卑詩省,由於持續用藥過量危機,過度飲酒對健康影響的認識經常被退居次要。

他說:「我們需要確保嚴重酗酒癮癖患者需要獲得酒精,但我們仍有很多方法限制飲酒。從長遠來看,酒精的有害影響、社會成本、發病率以至死亡率,遠遠超過非法藥物。酒精是一種已知的致癌物質,跟200多種癌症和許多慢性疾病有關。」

強生稱,醫療保健提供者需要更積極主動幫助客戶,去了解加拿大的低風險飲酒指引,該指引建議女性每周飲酒不應超過10杯,而男性每周飲酒不應超過15杯,並且每周有些日子更應滴酒不沾。

霍賓則說,她希望通過研究疫情期間對酒精銷量、使用量和危害,並比較不同管轄區的結果,讓科學家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方法如何將酒精相關的危害減至最低,並為決策者提供證據:「這為日後加拿大重新考慮類似應對措施時提供參考。我們需要時間從首4個月裡汲取經驗,現在時候分析有關數據。」

更多加國新聞二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9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