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批資助生產商貨推市面未供政府 商經局:未與口罩商簽約 供貨無期
【明報專訊】獲政府本地口罩生產資助計劃批出資助的生產商奧成有限公司,以「榮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口罩生產線配額的首家公司」宣傳,將名為V CARE MASK的口罩大量應市,一盒50個的口罩至昨仍以約250元發售。事件經本報昨日頭版報道,引起各方關注。商經局表示,政府仍未與至今獲批資助的8條生產線簽訂任何合約,因此即使政府公布的預計供貨日期已過,本地生產口罩向政府供貨仍然無期。有立法會議員認為相關個案或已違反《商品說明條例》,商經局應主動跟進及中止有關資助,防止由公帑資助的生產線變成謀取暴利工具。
明報記者 鄧俊豐 羅霈潁 梁銘姿
本報昨報道3條獲政府批出資助的本地口罩生產線,在本月10日、14日及15日起的預計供貨日期屆滿後,仍未向政府供應口罩;另一條獲批資助生產線的生產商奧成,則大量將名為V CARE MASK的口罩供應市面出售,其facebook專頁則以「榮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口罩生產線配額的首家公司」作宣傳。記者昨在市面所見,該品牌口罩仍每盒售約250元。
商經局昨午發稿回應本報報道,披露原來上月只是原則性批准8條生產線的資助申請,局方尚未與他們簽訂協議,亦未向任何公司發放資助或採購符合認證標準的口罩,重申在協議簽訂前相關公司生產的口罩,生產商可自行決定其檢測認證和售賣等安排。
資助未發放 簽約前隨意賣
商經局稱,有關公司須在其申請書中提供可向政府供應獲認證口罩的目標日期,政府亦以此作為批核的其中一項準則。
至於生產線向政府出售口罩的實質日期,取決於何時符合政府要求的認證標準;生產商如未能達至要求,可申請延期最多一個月。不過,局方沒回應有多少生產商已申請延期。
公民黨立會議員郭家麒認為,商經局需就現時的混亂負上責任,批評局方無法約束已獲批資助的生產商,或令個別商家以政府打本的生產線作生財工具,魚目混珠牟利,亦認為若有人在未簽約下以政府配額作宣稱,或已違《商品說明條例》。他譴責商經局卸責,未主動跟進及轉介執法部門以向公眾交代,要求局方中止相關資助。
郭家麒批卸責 促中止資助
消委會則提醒商戶銷售產品時,須避免誤導消費者,令人以為相關口罩為政府生產的貨品。商戶提供產品資料及銷售陳述,必須清晰及正確無誤,切勿為「搵快錢」渾水摸魚,售賣附有虛假商品說明的產品,以及銷售不安全的消費品,否則可能觸犯《商品說明條例》或《消費品安全條例》。海關重申正了解及跟進有關個案。
(抗疫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