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援本地生產線 生產力局:全球搶 口罩原料更難買
【明報專訊】立法會通過撥款300億元成立「防疫抗疫基金」,其中15億元將資助私人機構於本地設立最多20條口罩生產線,由生產力促進局負責管理資助計劃,計劃將於明日接受申請。生產力局首席數碼總監黎少斌(圖)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機構已組成逾30人的跨部門專職團隊,近日接獲逾400個查詢,可在設立無塵車間、設備安裝及調試等方面作支援。他認為隨虓s型冠狀病毒疫情擴大,在採購機器、原材料等方面難度增加,原本可從內地、東南亞等地入口的材料,可能要繞較遠的路到歐美等地,成本亦因而上升。
設立一條口罩生產線要考慮四方面:場地、機器、原材料及認證。黎少斌說,口罩原材料主要包括兩層不織布及一層過濾層,其中過濾層最缺乏,因需求突然暴升,產能未追上,加上不少地區將口罩原料視為「戰略物資」而禁止出口,他相信採購將愈來愈難,或要到更遠的地方如印度、德國等地尋找供應。
維特健靈料每個成本8元
坊間有人曾估算一個口罩的成本約兩角,不過黎少斌認為,現時有關成本難以計算,尤其目前全球均對相關物料需求大增,成本將取決於設備及物料的產能及來源地、與供應商的業務關係等。正設立口罩生產線的本地藥廠維特健靈,董事長陳曦齡向本報表示,生產設備一分鐘漲價3倍,已投入過百萬元做口罩生產線,估計最終開支或逾千萬元,每個口罩成本約8元。
生產機器方面,黎少斌解釋,主要分「全自動」及「半自動」兩種,前者在貼合3層口罩物料、接上掛耳橡筋等步驟全由機器操作;後者需人手輔助,為口罩接上掛耳橡筋。他說,有關設備除內地外,台灣、印尼、德國都有供應,如有技術亦可自行組裝。
黎少斌稱設立無塵車間及取得認證的難度相對低,「生產機器不特別巨型,只高約1.5至1.6米,一般工業大廈已可設立,毋須特高樓底」。不過,要由零開始設立無塵車間需時,因此不少有意成立口罩生產線的機構傾向使用現有無塵車間,以加快進度;而認證一般於台灣、內地或美國取得,需時約兩星期。
對於政府的資助計劃只針對短中期口罩供應,黎少斌認為,隨茈咱謗疇芛N識提高,口罩已成日常用品,相信長遠本地市場有需求,可長線經營生產線。
明報記者 林穎茵
(武漢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