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實踐:荃灣導賞團 看城市規劃
【明報專訊】城市規劃和建築設計會在無形間塑造社區形態和市民生活方式。早前約20名參加2019/20學年「痗?築跡——年輕建築師計劃」的中學生,在文化企業「活現香港」項目主任楊文昕(Janice)帶領下到訪荃灣,認識城市規劃、建築設計與社區的關係。
路德圍與公共空間
Janice表示,1970年代路德圍是區內消費力集中的地方之一,因附近有很多住宅大廈,市民會來光顧食店。現時路德圍仍是食肆集中地,食店會於晚上放出^_,令該處變成露天大牌檔。周日又有外傭在路德圍包裝貨物以便擺賣或寄回鄉,也有小販擺檔。
Janice說,路德圍不是獲政府規劃的公共空間,但有很多社群在此流連,比部分由政府規劃的休憩用地有更多人使用。「公共空間是公眾可以免費、隨時使用作消遣的地方,任何人不可扼殺他人使用的權利」,大學建築系畢業的Janice認為,路德圍屬公共空間。雖然她不贊成部分人使用公共空間牟利,但她指出城市設計師應考慮如何令社區中不同需要、特性的社群可共享空間。對於有市民投訴路德圍阻街情G嚴重,Janice詢問同學意見,有人認為政府應保障市民安全和公共衛生,也有同學稱政府不應干涉,破壞路德圍的特色。
商場加住宅成「蛋糕樓」
同學隨Janice走到大壩街,眼前是「蛋糕樓」荃灣廣場。蛋糕樓即在數層商場或停車場上建有住宅大廈的建築物。Janice指出,蛋糕樓是1962年修訂《建築物條例》的衍生物,因根據條例,由地面計算首15米的非住宅空間,可享有100%覆蓋率(即土地可興建的上蓋面積百分率);而15米以上,最多只可有六至八成覆蓋率。地產商為用盡地積比率,於是興建蛋糕樓。
在荃灣以至全港皆有很多蛋糕樓。Janice認為蛋糕樓方便市民生活,商場可一次過解決市民生活需要,而且相對街道更乾淨、安全。不過,她說蛋糕樓令城市空間隔絕,人們在大壩街行走便有壓迫感。Janice續說,因商場店舖多為連鎖店,變相令地區小店減少,可能令荃灣失去社區特色,「城市設計師規劃社區,除了要提供空間建設大型樓宇,是否也應該保留傳統小型街道,保存街道的生命力?」
福來h與高齡社會
福來h於1963至1967年建成,為當時政府興建的廉租屋h之一。最初福來h9座大廈中,有5座為7層樓宇,均沒有升降機,房委會於2012年才為該等樓宇安裝升降機。
Janice表示,以往區內的兒童遊樂場因使用率不高,已改為長者健身園地。接荂A她取出眼罩、彈力繃帶等,讓學生模仿長者和傷健人士活動能力受限的狀G,再由他們指出福來h的設施可如何改進。有學生認為,h內地板沒有觸覺引路帶,不方便視障人士走動,「平台(指長者健身園地)也不知為何要升高(指所在之處比地面高)(左下圖)」,雖然園地有樓梯和斜道連接地面,但「把平台降到(與)地面(同一水平),(對用家的)限制會更少」。
大涌道與工業區發展
1940年代,內地爆發國共內戰,當地部分資本家不想被清算,於是來港設廠。Janice說,當時很多人選擇荃灣作為落腳點,因該區未算發展蓬勃,租金便宜之餘空間廣闊,加上荃灣位於大帽山腳,水源乾淨、充足,適合需大量水源的行業如製衣業、紡織業。
Janice指出,荃灣的城市規劃中,住宅主要圍繞市中心興建,工業區位於外圍。大涌道原為一條大渠,工廠把污水排到此處。「早期政府計劃以大渠將工業區和住宅區分隔,令住宅區遠離工廠,提升市民生活素質」,至1970年代,本港製造業式微,政府見大渠衛生情G惡劣,於是將它建成馬路,即大涌道。「活現香港」市場營銷及傳訊經理王美玲表示,現時大涌道在荃灣是一條比較闊的道路,接駁青山公路和海興路,車輛可經此再駛到麗城花園和深井等住宅區,方便市民出入。
「天橋城市」
Janice憶述之前在計劃的講座中,有建築師認為荃灣是「堅離地城」、「天橋城市」。據她觀察,荃灣的天橋網絡隨1982年啟用的港鐵荃灣站發展,加上不斷有新地產項目,估計天橋數量截至2019年底約有53、54條。荃灣的天橋大部分連接商場,例如如心廣場和荃新天地互通、港鐵荃灣站連接愉景新城。
Janice認為天橋是疏通人流的安全方法,在人口老化的社區如荃灣,因天橋地面平坦,且有升降機,方便長者走動。然而,她稱天橋「為人們預設(predetermine)目的地,人們的自主性相對低」,如把人們導向商場,天橋網絡也令傳統街道更少人使用。
導賞連繫通識課題
港大同學會書院有5名中四學生參與2019/20學年「痗?築跡——年輕建築師計劃」,該校通識科教師洪進芳表示,導賞團帶領同學認識荃灣新市鎮,大家可學習市區重建和土地資源運用,並連繫通識課題「生活素質」,如社區規劃可如何達至可持續發展,同時滿足市民需要。他續稱:「荃灣的工廠區活化可讓同學學習如何平衡持份者需要,甚至如何不依賴政府資助發展和活化社區。」
■港大同學會書院 學生感想
.陳熙蕾:「福來h內休憩設施中升高的長者健身園地,令我理解到建設設施時應營造無障礙環境。」
.蔡汶珊:「導賞員提到路德圍晚上的情景,令我印象深刻。入夜後,食店的露天座位形成獨特的氣氛和文化,但有人投訴阻街,所以要好好考慮如何保存文化,同時方便市民生活。」
.翁嘉謙:「透過觀察公共屋h和為長者而設的社區設施,了解更多政府的城市規劃政策。另外,我認為政府透過市區更新,活化了荃灣社區,便利市民。」
.江肇朗:「導賞團令我從不同持份者角度思考如何解決社區問題,如路德圍阻街情G嚴重,有可能影響遊客對香港的觀感。政府應設立更多空間予市民及外傭活動,除了解決阻街問題,更可增強社會凝聚力。」
.陳梓均:「城市規劃要與時並進,以福來h為例,因為荃灣經歷人口老化,政府將供兒童玩樂的馬騮架變成長者設施;工業h式微,大家便要思考如何改變(適應現G)。改變才是永恆。」
■相關概念
可持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城市規劃(urban planning)
土地規劃(land planning)
生活素質(quality of life)
活化(revitalisation)
文:蘇翠
圖:蘇翠、資料圖片
[通通識 第6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