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解碼:生涯規劃
【明報專訊】教育局生涯規劃資訊網站指出,生涯規劃(life planning)是一個持續和終身的過程,以達至人生不同階段的目標。根據網站,生涯規劃包括3個元素:一)自我認識及發展;二)職業探索;三)生涯規劃與管理。
常額教席穩定生涯規劃人手
教育局2014/15學年起提供屬經常撥款的「生涯規劃津貼」,學校可用作外購服務,讓學生盡早了解個人興趣和能力,為升學就業做準備,同時由2016/17學年起,學校可將津貼轉為常額教席,提供更穩定教師人手推動生涯規劃。教育局資料顯示,2018/19學年已有308間公營中學將津貼轉為常額教席,另有136間繼續領取2019/20學年約61萬元津貼。教育局計劃2022/23學年前把津貼全面轉為常額教席。
中學校長會主席鄧振強2019年5月表示,現時教育局要求統籌生涯規劃的教師須任教高中班別,「當教師一有公開考試任務,心神自然會傾向這邊」,建議放寬下學年起教育局向學校發放的「全方位學習津貼」使用限制,讓學校可彈性聘請專責生涯規劃的輔導員。
日本中學設「進路指導」
日本政府設計了一套名為「進路指導」的活動,規定日本各地的中學生必須參加。初中三年,學生要參加共45課時的「進路指導」課程,高中則約40課時。課程涵蓋升學、就業及實現人生發展目標等內容,負責導師會對學生面談指導,學校亦會舉辦升學模擬考試,令學生更深入了解自己的能力和興趣。
李國章提倡應用教育
行政會議成員李國章於2019年11月在《明報》撰文指出,先進西方國家早已認同「學術教育」及「應用教育」雙軌並行,讓青年發展潛能。他認為香港須提升應用教育,如飛機工程、廚藝、設計、檢測認證等。他建議政府加強資助自資院校推行應用教育,以及在中學課程進一步納入應用教育。他指出,不少已發展國家在高中階段提供應用資歷銜接的大學學位,令其成為主流教育的一部分,值得香港學習。
近九成內地大學生認為職業規劃有利求職
2019年10月《中國青年報》報道,該報訪問全國逾700名大學生和畢業生,結果超過87%受訪者認為清晰的職業規劃有助大學生訂下目標、做好找工作的準備。另外,22.92%受訪者表示已有明確的職業藍圖;71.49%有一定的規劃方向,但計劃較模糊;5.59%完全沒有規劃。在沒有明確職業規劃的受訪者中,87.18%認為規劃不明確對找工作有影響,其中46.15%認為沒有提前做準備導致簡歷單薄,61.54%找工作時才發現對選擇感迷茫,35.9%找工作時發現自己不具備工作要求的能力。
■延伸概念
職業路徑(career path)
社會流動(social mobility)
自我實現(self-actualisation)
[通通識 第6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