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問「做好功課未」 親子關係更疏離 調查稱七成家長感家庭壓力
【明報專訊】家長壓力來源不止來自工作,處理家庭事務也增添壓力。香港家庭教育學院調查發現,逾七成受訪家長感到有家庭壓力。部分家長不習慣與子女傾訴心事,26.3%每天與子女傾訴心事少於15分鐘。總監狄志遠認為,香港社會競爭大,令家長、子女各有壓力,家長往往只關心子女學業,多詢問「做好功課未?」;子女因父母要求高,親子關係日漸疏離。他建議家長每天最少花半小時與子女傾談。
子女情緒壓力居首 其次學習社交
香港家庭教育學院於上月26日至本月11日,隨機以電話訪問509名子女就讀中小幼的家長。結果發現,以1至5為指數(1是最不感到有壓力,5是最感到有壓力),72.1%受訪家長為3至5分,即感到有家庭壓力,當中22.4%感很大壓力(4至5分)。受訪者最感到有壓力的來源,首位是子女的情緒,其次為子女的學習、社交、課外活動及品德。
另外,11.9%受訪者每天平均花兩小時或以上處理子女功課;26.3%每天與子女傾訴心事少於15分鐘,包括10.2%與子女沒有傾訴。同時,分別12.4%及26.1%受訪者與子女「零玩樂」及「零運動」。
訴心事少於15分鐘零運動各佔26%
狄志遠說,曾接觸有個案是親子關係正常的家庭,兩個女兒成績優異,但幼女因父母要求高,加上自己性格「唔輸得」,常會將失敗歸咎於學校或同學,「如選不到做班長,就話是其他同學問題」,父母緊張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小學時已先後3次為幼女轉校,最終全家需接受心理醫生輔導。
調查機構倡親子每日談半小時
狄志遠說,香港社會競爭大,令家長有壓力,往往只關心孩子學業,如會問「做好功課未」,孩子有感被迫交代,長大後雙方關係只會更加疏離。他建議,家長每天與子女傾談半小時,如可先分享自己心事,引導子女回應,亦會令子女更願意分享。他又稱,家長可抽時間與子女一同運動,不但能減壓,保持身體健康,亦可建立更良好的親子關係。
狄志遠又稱,沒有工作的家長壓力多來自照顧子女或打理家務,生活圈子亦較窄。他建議此類家長可嘗試參加不同興趣班,如瑜伽、舞蹈班等減壓及擴闊生活圈子,與新朋友彼此分享生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