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分之後、首個滿月後嘅首個星期日,係乜嘢日子?
【明報專訊】唔知大家有無發現,每年復活節日期都唔一樣?天文台同Emily解釋,教會喺公元325年訂明,復活節係每年春分之後、首個滿月後嘅第一個星期日。由於每年春分,即係太陽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日夜長度相同嘅日子都唔同,所以復活節日期都年年唔同,而今年嘅復活節就喺4月21日。
天文台解釋復活節日期不同之謎
今年復活節假期噚日開始,由黃色暴雨警告揭開序幕。其實復活節落暴雨非首次。翻查天文台資料,歷年復活節最高雨量係2000年4月23日嘅172.5毫米,天文台話當日香港受低壓槽影響,天氣不穩,有暴雨及雷暴,更一度發出黃色、紅色同黑色暴雨警告,係有暴雨警告信號系統以嚟,唯一一次喺復活節當日發出暴雨警告。
天文台仲同Emily分享一則小知識,原來美國人會用「Pink Moon」(粉紅月亮)形容春分後第一次滿月,但大家唔好誤會,「Pink Moon」唔係話月亮變成粉紅色,只係當地人見到每年4月都有粉紅花開,所以咁樣稱呼滿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