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04.09
    星期一

鴨洲故事館開幕 9月闢航線 朱翁攝影作助尋3人小島歷史

[2018.04.09] 發表
昔日鴨洲居民以捕魚為生,1950年代以前,鴨洲居民使用的漁船以風帆或搖櫓推動,在附近的沙頭角海、吉澳及塔門一帶海域,以及內地的大鵬灣和鹽田水域捕魚。(朱維德攝/漁護署提供)
現時鴨洲居民寥寥可數,但1950年代全盛時間人口有600多人,因漁業衰落,大批村民於60年代陸續移居英國,人口急速下降。近年有村民發起救村運動,將漁民子弟學校改建為鴨洲故事館,將村民的故事延續下去。(馬耀森攝)
數十載歲月無聲消逝,鴨洲景物依舊,村長陳啟昇搖身一變成為鴨洲故事館的導賞員,將向遊客分享昔日島上漁民的生活。「鴨眼」海蝕拱背後是深圳鹽田港。(馬耀森攝)
漁護署高級地質公園主任楊家明表示,署方為鴨洲村民錄製了多首「嘆歌」,並在故事館播放。(馬耀森攝)

【明報專訊】全港首個加入歷史元素的地質公園故事館,昨天在位於新界東北水域的鴨洲開幕,展示罕有地質及昔日村民生活狀况,最快今年9月有一條街渡航線投入服務,逢周六、日來往馬料水公眾碼頭及鴨洲。下周日(15日)起逢周日及公眾假期,至少由兩名村民組成的導賞團在島上率先迎接登島的市民及旅客,免費提供導賞服務。

展出罕見岩石蜑家文化及遺產

鴨洲故事館除了展出本港罕見的特殊紅色角礫岩及盾皮魚化石,亦會展示蜑家文化及遺產,例如以獨一無二的鴨洲話唱出嫁娶嘆歌及各類魚類,也會展示與廣東話相似的鴨洲方言,包括較易猜到所指的「起錨」(即廣東話「開船」),以及難以猜到的「上街」(即廣東話「登岸」)等;故事館以1953年建成的漁民子弟學校改建而成。漁護署高級地質公園主任楊家明披露,該所學校是前漁農處長、後來成為本港首任廉政專員的姬達當年為漁民爭取興建,令漁民有機會接受教育。

鴨洲的面積只有4公頃,是香港最小而有人居住的島嶼。統計處資料顯示,上世紀1950年代高峰期有645人居住。小島名字來自其形狀,從遠處觀看,就像俯在海上的鴨子,鴨頭的海蝕拱稱為「鴨眼」,是經歷8000年海蝕作用而形成的地貌;鴨洲主要由角礫岩的褐紅色沉積岩組成,在香港只可在鴨洲、吉澳和沙頭角海的島嶼找到。

香港地質公園目前有兩個遊客中心,分別是西貢的火山探知館及西貢蕉坑的地質教育中心;鴨洲是第3個,更是首個以故事館命名的遊客中心。楊家明表示,鴨洲故事館除展示當地獨特的地質,也加入人與歷史的元素,符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地質公園的要求。

相片勾起村民回憶

楊家明表示,籌備故事館的過程很奇妙,最初漁護署得知村民籌辦故事館,漁護署為村民進行口述歷史,惟年代久遠,不少村民表示已記不起往事,後來得知旅行家朱維德(朱翁)於50年代曾登島遊覽及拍攝了一輯生活相片,漁護署遂向村民展示該批相片,勾起他們的回憶,令故事館內容更詳盡。該署下一步會訪問60名村民,整理資料後再決定如何運用。

鴨洲話嘆歌 唱出女兒家境生平

楊家明表示,在整理村民歷史的過程中發現,鴨洲村民的「嘆歌」與客家山歌完全不同,鴨洲「嘆歌」以獨特的鴨洲話唱出,例如嫁女時唱出女兒家境與生平,一唱數小時。另外本身是漁民的鴨洲村民,早期教育水平不高,村民以「嘆歌」唱出各類魚類的名稱,甚為有趣。漁護署已為村民錄製了多首嘆歌,並在故事館播放。

鴨洲村長陳啟昇表示,現時只有3人長駐鴨洲,包括長老陳秀冬(見另稿),不少鴨洲村民希望鴨洲歷史得以延續及承傳,故兩年前開始籌備故事館,在漁護署穿針引線下,獲獅子會撥款100萬元,將島上漁民子弟學校改建為故事館。

村民受漁護署訓練 變身導賞員

陳啟昇表示,約20多名村民早前受漁護署訓練,變身鴨洲導賞員,由下周日(15日)開始在島上輪流當值,每日2人,向登島市民分享小島歷史。如時間容許,導賞員亦可帶領市民暢遊小島地質景點,例如著名的海蝕拱「鴨眼」,以及斷裂帶「鴨頸」等。

更多港聞
【明報專訊】香港移植運動協會昨發表一項器官受贈者親友捐贈器官意願的調查結果,顯示近八成受訪者願意離世後捐出器官。 香港移植運動協會今年... 詳情
工廈水耕  魚菜共生有機無污染
【明報專訊】傳統耕種會使用化學肥料和農藥,以增加收成,但卻製造了農藥殘留及土地污染問題,令耕地變少,引起食物危機的隱憂。「有機生態魚菜共生公... 詳情
【明報專訊】室內種植可讓蔬菜免受季節所限,綠芝園曾種植超過40多種蔬菜,但因場地面積有限,現時集中種植銷量較高8種沙律菜,包括羅馬生菜、牛油... 詳情
【明報專訊】綠芝園行政總裁譚嗣籇早年在理工大學修讀可持續市區發展碩士學位,因他對有農藥和化學物質的食物敏感,於是便做了如何在工廈種植的研究,... 詳情
DSE「死亡科」開考 考生壓力降 中文科復考範文 學友社﹕考生多些把握
【明報專訊】有「死亡科」之稱的中學文憑試(DSE)中文科筆試今日開考,今年首屆復考範文。學友社昨公布問卷調查,發現今屆考生壓力平均分為6.7...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6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