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西版(溫哥華) - Ming Pao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圖片
在昨日的表決,前國務委員楊潔篪(圖)並沒如外界所料,當選副總理。在整個過程中,他都表現平靜。(明報記者攝)
放大
 
昨日新當選的國務院副總理及國務委員,在宣誓後向主席台在座的國家領導人及人大主席團成員鞠躬致謝。(路透社)
放大
 
新當選的副總理、國務委員,在中央政治局常委韓正(前)的領誓下,集體向憲法宣誓。(路透社)
放大
 
大會開始後,工作人員執選票入場,準備分發給代表。(新華社)
放大
 

其他新聞
被指是709事件直接指揮者 傅政華任司法部長 律師:未來更難過
中聯辦前主任彭清華料掌四川
陸昊回京成最年輕部長 孫紹騁掌退役軍人部
新聞中心人員將被機械人取代?
人大8專委會名單出爐 王光亞掌華僑委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中國
 楊潔篪不任副總理 將擔外交重任
專家:高層有意形成大外交格局

全國人大會議昨日通過總理李克強提名的副總理、國務委員以及部委人選。其中政治局常委韓正,政治局委員孫春蘭、胡春華及劉鶴擔任副總理,魏鳳和、王勇、王毅、肖捷以及趙克志當選國務委員。原被外界認為將出任副總理的前國務委員楊潔篪,沒有出現在名單上。

有專家指,如果楊潔篪出任副總理,主管外交,會與王毅的職務重疊,在機制上不順,楊潔篪很可能會在中共的外交部門擔任重要角色,顯示高層有意加強外交方面的工作。

在4名副總理中,韓正及胡春華、劉鶴當選副總理並無懸念。中共十九大上,原上海市委書記韓正入常,排名第7,是常務副總理的人選。而曾是「儲君」的胡春華,雖沒更上一層樓,但從廣東調到北京後,就被認為將出任副總理。劉鶴作為習近平最重要的經濟政策顧問,將分管經濟和金融等方面的工作。而作為政治局委員中的唯一的女性高官,68歲的孫春蘭曾傳出或調任北京市委書記,今次當選,意味北京政壇近期可能不會有太大變動。

而當選國務委員的王毅仍兼任外交部長,則被認為是近年罕見。上一次由國務委員兼外長,已是30多年前的事,1983年,吳樂謙也是國務委員兼外長。

王毅出任新職,楊潔篪卻沒有出現在名單上,給人留下不少想像的空間。過去主管外交的前國務委員楊潔篪,是王毅的上司,一個制定政策,一個負責執行;但現在王毅一人兩職,在國家主席習近平「新時代」締造「大國外交」的政策指向下,外交工作很可能上升到一個更高的層面,國務院系統扮演的仍是執行的角色。

北京消息人士指,習近平將主導設置一個由中共中央負責的外事機構,去年在十九大當選中央政治局委員的楊潔篪可能擔任這個機構的負責人。對於楊潔篪的職務安排,中國人民大學國際學院教授王義桅對本報分析稱,如果楊潔篪是國務院副總理分管外交,就會和王毅的職能重疊,在機制理不順。因此楊潔篪很可能從中央層面分管外交。因為國務院進行改革後,中共也將做出一些相應的改革和調整。

中央或成立機構領導外交

王義桅指在黨管一切的情况下,外交也不例外;相信中聯部、外辦及僑辦等機構,經調整可能會成立一個類似於中央外事委員會的機構。但從黨的層面上講,可能構成一個大外交格局,不僅僅局限於國務院的傳統意義上的外交。例如「一帶一路」不僅涉及外交還涉及發改委等多個部門,也是由中央的「一帶一路」領導小組負責,並由中央政治局常委出任組長,楊潔篪也是這個小組的副組長。

避免與王毅職能重疊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李拓則對本報表示,如楊潔篪在黨或中央層面擔任職務主管外交,必然中共顯示的是外交在加強。李拓稱,實際上不僅僅是外交,中共在各方面的職能都在加強。

 
 
今日相關新聞
習近平: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
重申貫徹一國兩制 習近平強調挫敗一切分裂行動
楊潔篪不任副總理 將擔外交重任
妥協過渡的李內閣
[顯示全部題目]



引用明報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凡未於收費表列明之項目而屬明報(加拿大)內容者,引用者請先行查詢收費。

舉報剽竊內容獎勵辦法: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