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除應付法規問題,Uber還面對科技革新挑戰,現時一眾科技、汽車公司都投入開發「無人車」,Uber不甘後人,投放1500名員工研發該技術,務求將來在世界各地均能應用,包括人口密度全球第二高的香港。「所有研發公司都覺得香港是具挑戰的,但工程人員卻非常有興趣在香港測試」,Uber美洲北美公共政策總監Justin Kintz說,「我們真的希望和港府探討可能性」。
美試行逾200輛 電召可碰上
Uber在美國匹茲堡有一個外觀像車房的研發中心,傳承美國人「車房創業」(Garage Startup)的傳統,內裏兩層的科技中心,地下車房擺放了插滿電線、連結着多部電腦的車輛,正檢測人工智能表現、路面數據等資料。現時Uber共有200多輛無人車於美國匹茲堡及鳳凰城試行,市民透過Uber軟件,除可電召普通司機駕駛的車輛,亦有機會乘搭無人車。Uber先進技術總監Eric Meyhofer說﹕「無人車最受歡迎的,是車內的自拍系統,乘客喜歡把照片放上社交平台炫耀。」
「面對競爭,我們不投入開發無人車,便喪失競爭力。」Eric解釋,「司機工資是龐大開支,無人車可節省成本」。他又說全球每年約130萬人於交通意外喪命,多涉及人為過失,而無人車可改善問題。
Eric表示,無人車於車頂上的雷達,內置64個雷射器,能高速掃描周遭事物,每秒運算140萬次,令系統能倒模一個與現實世界實時實况的影像;人工智能(A.I.)則透過學習及蒐集數據,判斷如何操縱車輛,「我們期望研發無人車在缺乏地圖數據下,仍會依路線行駛。」Eric說。
「只要穩定地安全 社會終必接受」
擅長游說美國各州份政府把法例「拆牆鬆綁」的Uber,深明「說客」(lobbyist)的重要。Uber美洲北美公共政策總監Justin Kintz,從前是美國時任總統喬治布殊內政部特別助理,現為Uber分析全球各國的政治、法規問題。如何說服政府允許無人車在城市中游走?Justin說︰「升降機剛出現時,也有人擔心『無人控制』的卡廂會從高空墜下,但今天已被廣泛使用……只要科技產品能反覆穩定地安全,政府及社會終必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