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九龍西立法會選區包括3個區議會地區,建制派在3個區議會66席議席佔逾七成、共48席,比例較全港平均略高,換言之能在補選藉更多地區「樁腳」拉票。從功能組別空降九龍西參加補選的民主派姚松炎,主要對手為10年前已擔任當區區議員的民建聯鄭泳舜,但兩人均認為,地區工作和樁腳對今次補選選情影響並非最大。有學者相信,姚松炎因被取消議員資格(DQ)所得的同情票,以及民主派過往在九龍西得票率較高的優勢,能蓋過其空降的弱點。 明報記者 梁智康 大型政黨一向以樁腳和地區友好組織催谷立法會選票,建制派除在深水鶧狦雪|與民主派擁相若議席,於油尖旺和九龍城皆佔逾八成議席,民建聯在九龍西整體共擁18名區議員,包括鄭泳舜。另邊廂,姚松炎過去未曾參加立法會直選,他在2015年曾出戰港島南區區議會選舉但落敗。 鄭:樁腳多未必是大優勢 近日已為選情告急的鄭泳舜形容,今次補選氣氛較冷淡,他希望更多選民投票,認為以往投票率愈高對民主派愈有利的看法,不適用於今次補選。對於有意見認為DQ議員事件有利姚松炎選情,鄭指這是「兩邊睇」,有選民向他反映宣誓風波引發的補選是浪費公帑,反而會投票予他。他續指出,其地區工作或建制派擁較多區議員,未必是今次補選一個絕大優勢,因姚亦有很多支持者。他形容「3區都一樣咁緊要」,會盡力多見選民爭取支持。 姚:DQ非選情最大因素 姚松炎認為,今次補選是「民主派總動員對建制派總動員,不是講參選人自己樁腳」。對於缺乏地區工作的質疑,他強調立法會是處理全港工作,該區3名候選人只有他擁有立法會議員經驗,他亦不認同DQ議員事件是影響其選情的最大因素,認為政治、地區民生和香港整體情G3項因素同樣重要。他表示,選舉最後階段會巡迴3區「穩守突擊」,在過往民主派支持度高的地區力保不失,在投票率不高的地區尋求突破,以更多拉票活動吸引選民。 蔡東洲自言勝在年輕獨立 另一候選人、報稱獨立的蔡東洲表示,自己的優勢在於比兩名對手年輕,亦沒有政治聯繫和沒收過政治捐獻,毋須受「幕後金主」擺佈,強調有信心勝選,得到大多數選票。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認為,民主派在2016年換屆選舉有五成多得票率,但這些選民並非全因政治理念而投票,有部分是以地區工作作投票考慮,故姚松炎在沒有地區基礎下空降將是其弱點,他強調,民主派和建制派在九龍西得票率差距較大,即使打了折扣亦能應付,加上DQ議員事件的同情票和姚的知名度等,相信能蓋過相關弱點。 【3•11選情系列之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