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西版(溫哥華) - Ming Pao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圖片
研究報告指年輕消費者其實更易上當。
放大
 

其他新聞
照片掃描技術疑侵隱私 臉書甩不掉官司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經濟
 千禧一族受騙損失錢財 人數比耆老多

【明報專訊】老年人容易受騙﹐年輕人也不例外。根據美國政府的最新報告﹐千禧一族在2017年受騙破財的比例超過耆老。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ederal Trade Commission﹐簡稱FTC)年度報告日前公布﹐指20歲到29歲的消費者向它舉報詐騙案﹐40%說損失金錢﹐在70歲及以上的投訴人之間﹐這個比例是18%。

報告分析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在2017年收到的消費者投訴個案﹐大約268萬名消費者在2017年舉報詐欺案﹐比前一年的298萬人少。最大比例的投訴人屬於60歲到69歲年齡組別﹐他們佔去年投訴個案的19%。研究報告指出﹐年輕消費者其實更容易上當。一般人以為﹐人們學歷較低﹑年老﹐更容易墮入騙局﹐實情正好相反。優良商業局(Better Business Bureau)2016年研究報告說﹐最可能受騙﹑損失錢財的人是25歲到34歲的年輕人。受騙﹑有錢財損失的人﹐超過一半擁有專上學院學位。年輕人面對的問題﹐包括所謂的「樂觀偏誤」。年輕人以為自己比較聰明﹐別人較易受騙﹐他們在網上冒更高風險。其他研究顯示﹐年輕人較多在網上互通個人資料﹐包括電郵地址﹑母親本姓。

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消費者回應及營運總監瓦卡(Monica Vaca)指出﹐年輕消費者可能看不透騙局。她說﹕「年紀較大的消費者遇到情況﹐馬上識破騙局﹐還會採取行動﹐提醒人們小心﹐不要上當。」也許年輕人較易中招﹐年長者要是上當﹐錢財損失一般較大。

根據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的數據﹐70歲到79歲的人受騙﹐損失中位數款額621元﹐20歲到29歲的人則有400元損失。瓦卡解釋說﹐這可能是兩個消費群組的政狀況不一樣。

騙案對耆老造成的財務衝擊﹐可能大過損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報告所說。《消費者報告》(Consumer Reports)說﹐有些研究員相信﹐耆老每年受騙30億元。整體而言﹐美國消費者在2017年受騙﹐損失更大筆款項﹐達到9.05億元﹐比2016年多7%。

 
 
今日相關新聞
千禧一族受騙損失錢財 人數比耆老多
[顯示全部題目]



引用明報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凡未於收費表列明之項目而屬明報(加拿大)內容者,引用者請先行查詢收費。

舉報剽竊內容獎勵辦法: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