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卑詩大學(UBC)研究團正在研發新技術去識別出售海鮮的品種,而在使用DNA條形碼(DNA Barcoding)技術去鑑定大溫地區出售樣本的品種時,卻發現不少錯誤地標籤成其他品種,標為紅鯛魚(Red Snapper)的錯誤率高達100%。 卑大食物科學華裔助理教授呂博士(Xiaonan Lu,譯音)指,研究是去測驗市面有否品種被錯誤標籤或假標籤情況,而研究仍在繼續;而截至現時的分析顯示,最常見被標錯的品種是紅鯛魚,「標籤錯誤率是100%...例如,牠們其實是鯽魚(Tilapia)或石斑(Rockfish,也稱岩魚)等」,而較少錯是鯖魚(Mackerel)和吞拿魚。 卑大研究員的300個樣本是來自大溫餐廳的壽司或雜貨店海鮮,然後取出基因及將它們排列,就如給牠們定出一個身分,將那身分比對貴湖大學(University of Guelph)的魚類DNA大型數據庫,從而鑑定樣本的「真身」。 使用上述鑑定方法需要多至數天才有結果,而呂的團隊研發一個可更快有結果的光譜儀原型,他們現製成的儀器重達2公斤,費用需約2萬元。呂指,團隊在嘗試令儀器減重,這可讓消費者能攜它到超市雜貨店和自行進行測試,他預測總有一天民眾可負擔及使用到那科技。 海鮮供應商錯誤標籤的理由之一是處理進口魚的過程很長,呂稱:「整個海鮮供應鏈是非常複雜和不透明,捕魚之後還有很多步驟,而那些漁獲有可能經過多個國家邊境。」當魚的頭部和魚皮被除去後,消費者或專家只根據生的魚柳也很難辨別。呂續指,他較常整條魚買,因為這較難以錯誤標籤,他的另一建議是看季節時令,例如三文魚,大溫有最多野生三文魚的季節是夏天。 他指,標籤錯誤或假錯誤的風險,除了消費者花錢貨不對辦外,亦有可能在生物多元性有誤解,例如紅鯛魚,在市場很常見便以為海洋內仍有很多,但有可能牠其實已不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