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未來5年中國管治核心在上月揭盅,中央政治局常委未如坊間猜想般有較年輕的政治明星「入常」當「儲君」,評論認為這顯示誰來接班仍無定案。這種撲朔迷離的「立儲」狂想我們應不陌生,因為中國人早已習慣這套政治文化。
嫡長繼承製 政治穩定
現代世界王位繼承多有法定順序,古中國亦有過類似狀態。周代宗法制奉行嫡長繼承製,天子與貴族爵位都由嫡子繼承,其他兒子則離開本家自立一家,成為次一級的爵。這個制度最大優點是,提早確定繼承人令政治穩定,周亦成為最長壽政權,乃至現在大家族亦多由長子繼承;但由於不問賢愚,管治質素沒有保證,經歷西周後期亂局後,東周便只能長期苟延殘喘。
故當禮法失效而轉換成中央集權後,大權在握的君主成為政權存亡關鍵,繼承權便不再依賴制度而由執政階層決定,令爭位問題歷代不缺。春秋五霸聲望最高的齊桓公、晉文公掌權都源自爭位,首度大一統的秦朝首兩任皇帝亦靠爭權得來,就算管治較佳的立國初期,漢呂後虐殺戚夫人、唐玄武門之變、宋太宗逼死太祖之子等等,無不牽涉帝位爭奪。
早立儲未必安寧
話雖如此,皇子爭位的前提是君主長壽或潛在繼承人選多,說不上是常態;反倒在重視男性血脈的古代,國君最看重的是有無子嗣,而催生另一戰場:后妃爭著生子。只要完成誕下皇子這個最重要任務,后妃地位便急升,出身低微的衛子夫為漢武帝誕下長子即被封為皇后,慈禧亦因誕下唯一皇子而顯貴,最終接掌大權。
正是「母憑子貴」的傳統,後宮鬥爭甚至發生血案屬家常便飯,無子的趙合德為專寵而施計殺死漢成帝子嗣,賈南風襲擊晉惠帝其他妃嬪致其流產,武則天陷害最有勢力的王皇后及蕭淑妃並折磨至死,只是冰山一角。
若只停留在兄弟或後宮的「家庭糾紛」,英主或許還能化解;但皇儲問題往往牽涉朝廷派系,令情況更複雜。漢末魏國曹丕與曹植爭位令朝臣分派,最終在重臣勸諫下曹操選擇了曹丕,更殺曹植好友楊修來開路;唐太宗三子一弟皆結黨謀位甚至打算動武,令太宗心灰意冷而傳位予仁厚的李治。就算英明如漢武帝,也昧於寵臣江充的誣告而逼死衛皇后與太子兩母子,釀成政治亂局。
由此看來,早早立儲也不見得政治安寧:當皇帝長壽,太子便易被挑出問題而被廢,變回皇子爭位,隋文帝、康熙帝之世都曾上演。最終清代留下的方法是秘密建儲制,最後一刻才公佈人選以減低爭鬥的動盪。當然這種制度的成立,前提是萬事由皇帝獨斷的極權統治。那麼中國下任領導人人選撲朔迷離,又是否與此接通呢?
■文化解碼
立長vs.立賢
古代君主立儲,選擇條件多是論長幼或論才能(少數會選擇最寵愛者,但通常不成功),但由於古人壽命一般不長,立儲大多先論長幼。也因此長壽皇帝的首個太子反而大多登不了位,或是壽命熬不過父親,或是父親長年考察下挑出問題而被廢,最終回到皇子爭位的情節。
唐睿宗的長子李憲對立儲則有另一種看法:「國家安則先嫡長,國家危則先有功。」周代立長令政局穩定,危亂時期立賢令國家富強,看上去十分有理,但現實上在君主權力愈來愈大下,立長的穩定力遠差於立賢,晉惠帝時出現八王之亂正是典型例子。當然李憲之所以這麼說,是忌諱玄武門之變會重演於自己身上,寧願讓出太子之位給弟弟—發動政變奪權的李隆基(後來的唐玄宗)。
文﹕葉雨舟 - 書獃子一名,喜歡反思中日韓歷史文化的種種,希望東方社會能重拾對東方文化的認識。
[語文同樂 第28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