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本周四(14日)起一連7天舉行4年一度的西部軍區軍演,被軍演區域包圍的波羅的海3國尤其警惕,擔心克宮以軍演為煙幕偷襲。儘管專家認為俄方不可能偷襲,但立陶宛和愛沙尼亞近日仍敦促歐盟盡快將所謂的「軍事神根」計劃提上安全議題的首要議程,以減低歐洲或北約部隊在成員國過境執勤的掣肘,從而更有效應對俄國軍事威脅。
俄羅斯自數年前改制後分成四大軍區,每年輪流到其一軍區演習,今年是繼2013年後重回西部軍區(Zapad)。西方輿論對軍演規模置疑,克宮堅持連同盟友白俄的部隊也只有萬多人參與,但一些西方觀察家質疑會有多達10萬兵員。俄羅斯則反指北約分別在愛沙尼亞和立陶宛部署前進基地和空中巡邏,是圍堵俄羅斯的挑釁行徑。這次軍演區域北起聖彼得堡附近,取道白俄羅斯到俄國飛地加里寧格勒,剛好將波羅的海3國包圍。這令3國憂心忡忡,唯恐克宮重演2014年吞併克里米亞一幕。不過有學者質疑,莫斯科如今入侵波羅的海3國是形同自殺,不大可能這樣做。
3國只能寄望歐盟和北約支持。立陶宛國防部上周四提出在歐盟建立所謂「軍事神根」(military Schengen)機制,以便軍事力量調動應對俄國威脅。「軍事神根」一詞借自歐盟容許公民在成員國之間免除邊境管制自由跨境遷移的《神根公約》。類似討論並非首見,研究波羅的海地區的瑞典學者布拉夫(Elizabeth Braw)去年便在《外交事務》網站撰文,呼籲須建立「北約的神根地區」。
布拉夫在文中解釋,在歐盟各國調動軍隊十分複雜,每次過境都要申請許可,無復冷戰時期可迅速跨境行動的良好計劃。她引述匿名北約官員稱,在克里米亞危機後曾向各國政府調查,結果發現部分國家須經國會批准才能過境,其一國家甚至聲言只能容許1600名士兵在境內。美國陸軍歐洲司令部指揮官霍奇斯7月時亦稱,區內需類似「軍事神根」的機制以加速集合軍隊。
愛沙尼亞防長盧伊克(Jüri Luik)接受《金融時報》訪問時亦附和「軍事神根」方案,促歐盟各國優先處理該議題,他批評申請許可的要求和後勤障礙,令成員國之間的軍隊和軍備調動變得困難。
立陶宛外長林克維丘斯警告,儘管北約增強在波羅的話地區的部署,但仍不足應對俄羅斯的戰爭威脅。副防長溫布拉薩斯亦指,北約需要保持警惕。(金融時報/外交事務/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