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任內暫停賣地並停建居屋的前特首曾蔭權,早前接受有線電視節目專訪,反駁對其任內土地及房屋政策的批評,強調任內「沒有一分鐘停止過開發土地」,又指目前建成的房屋,都是他和另一前特首董建華開發土地而得來。對於任內停建居屋,他解釋當年房地產泡沫爆破後,「居屋都無人買」,推售居屋或令市場「再U」。 曾蔭權於2005至2012年擔任特首。他在有線電視節目接受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專訪時表示,1999和2000年房地產泡沫爆破,令很多人負資產,「有些人更跳樓」,當時不止私樓賣不出,居屋亦無人買,若再推售居屋,或令市場「再U」;又稱如果起了居屋無人買,「(單位)餵老鼠又點算呢?立法會會否放過你?」 稱現時房屋來自當年開發土地 曾蔭權形容「現在人們指我停止開發土地,這是錯的,(我)未曾停過一分鐘開發土地,不停開發土地」。他解釋,從發展土地至建好房屋最少要11至12年時間,現時建成的房屋,是他或前任特首董建華開發土地所得,故不能說他任內沒有開發土地令現在沒有房屋賣。 麥美娟﹕居屋不影響私樓市場 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主席麥美娟認同,現時一些新房屋,是由曾蔭權任內開發的土地所得,又舉例指一般公營房屋項目需最少4至5年才落成,但她形容對方任內土地政策「不進取」。 麥美娟強調,曾蔭權任內最大問題是停建居屋,令房屋階梯出現斷層,公屋戶負擔不起私樓,但又沒有居屋可買,令公屋單位難以流轉。她批評在曾蔭權任期後期,發展商已認為興建居屋對私樓市場影響不大,兩個市場互不影響,但曾蔭權仍拒絕復建居屋。 本研社批對棕地視而不見 本土研究社成員陳劍青認為,曾蔭權任內收緊土地政策,令土地價格被推高,對方對閒置土地和棕地等抱「視而不見」態度,令這些土地的運用效益低,即使「造了地出來,不代表起到樓」。 他強調,房屋問題不單是看整體土地供應量,因即使增加土地供應,但房屋租金等反映房屋問題的指標愈來愈差,顯示問題愈來愈嚴重,並舉例指大部分市民買不起私樓,要申請公屋,但公屋輪候時間卻一直延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