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由岩漿噴湧後「快速形成」
中國主導第三次大洋鑽探告捷 獲多項重要發現
綜合中新社、《中國青年報》報道,由中國科學家主導「國際大洋發現計劃」(IODP)第三次南海大洋鑽探367、368兩個航次,歷時4個月圓滿完成科考任務,昨日上午在上海介紹多項重要發現。科學家團隊在 此次科考中發現,南海的形成模式與目前已知有所不同,是岩漿噴湧後「快速形成」的。這一發現對未來大陸裂開、海洋形成或者消失的預測幫助極大。
據悉,第三次南海大洋鑽探包括IODP367和368兩個航次,執行的美國「決心號」鑽探船2月8日在香港起航,共有來自中、美、英、德、法、意等14個國家的64名科學家參加,其中26人為中國科學家,來自內地13所高校和研究所。367航次首席科學家由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孫珍研究員、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喬安.斯道克教授共同擔任。368航次首席科學家由同濟大學翦知湣教授、丹麥與格陵蘭地質學會漢斯.克里斯汀.拉爾森教授共同擔任。拉爾森教授入選中國外國專家「千人計劃」,現為同濟大學訪問教授。
教科書相關內容或需重寫
翦知湣教授介紹,此輪南海大洋鑽探聚焦南海擴張之前的大陸破裂,旨在探討「陸地如何變成海洋」這一基礎科學問題,同時也為南海北部油氣勘探戰略中的關鍵問題尋求科學答案。
據介紹,此次在南海北部海域一共鑽探7個站位17個鑽孔,總鑽探深度達7,669.3米,在其中6個站位成功獲取2,542.1米具有極高科學價值的沉積物、沉積岩、玄武岩和變質岩寶貴岩芯,為航次後續的深入研究打下了堅實基礎。
根據鑽探結果,科學家們認為南海獨特的「非火山型」張裂過程,揭示了南海不同於大洋模式的邊緣海張裂機制。翦知湣教授表示,南海這種獨特的「非火山型」張裂過程,明顯不同於北大西洋伊比利亞-紐芬蘭「非火山型」這一世界典型,由此揭示了南海不同於大洋模式的邊緣海張裂機制。南海的發現豐富了我們的認識,有待重新評價大陸破裂的機制。
「這是一項要對教科書重寫的發現」,美國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研究員林間評價說,以往科學家們認為南海的形成是一個緩慢的過程,但這次研究卻發現,南海是一下子岩漿噴湧後快速形成的。他認為這對未來大陸裂開、海洋形成或者消失的預測幫助極大。
發現三千多萬年前有孔蟲
此輪大洋鑽探還發現了距今3,000多萬年的始新世深海底棲有孔蟲,揭示了南海深海盆由東向西推進的記錄,科學家認為這說明南海成因很可能在東邊,有望打破40年來關於南海成因的觀點。不過,這有待進一步研究和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