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西版(溫哥華) - Ming Pao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圖片
終院前首席法官李國能接受本報專訪,憶述1968年以《遠東經濟評論》實習記者身分,到赤柱監獄訪問曾德成等年輕左派囚犯的經歷。(李紹昌攝)
放大
 
曾德成1967年因在學校派反英傳單判囚兩年,出獄後先後加入左派《新晚報》及《大公報》。圖攝於80年代。
放大
 
李國能(左一)1967年與《遠東經濟評論》總編輯Derek Davies(左三)等合照。(李國能提供 )
放大
 
李國能, 英國劍橋大學畢業照(攝於1970年)(李國能提供)
放大
 
李國能,1967年攝於英國劍橋 River Cam(李國能提供)
放大
 
李國能1968年擔任《遠東經濟評論》實習記者,前往赤柱監獄訪問曾德成等左派囚犯後,是年7月25日在《遠東經濟評論》發表題為Red Sun Over Stanley的報道。
放大
 

其他新聞
警前日為印尼總統赴山頂準備 防爆車偵測期間 空管通訊「沙聲」
2000警高調佈防 前線指「志在七一」
梁振英迎印尼總統
規管促銷電話無下文 商經局:快諮詢
3字頭號碼上千萬 尚餘百萬個未編配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當年採訪年輕暴動犯 李國能﹕對曾德成思辨能力印象深刻

【明報專訊】1968年夏天,一名來自本地名門望族的青年,以英文時事周刊《遠東經濟評論》(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實習記者的身分,到赤柱監獄訪問20多名六七暴動期間被捕入獄的左派年輕犯人。他對其中一名原就讀聖保羅書院的囚犯的思辨能力和對一般人缺乏理想的不滿,留下深刻印象。

明報記者 張家偉

這兩名年齡相近的年輕人萍水相逢後,走上截然不同的人生軌[。其中的實習記者是當時年僅19的李國能,5年後回港擔任大律師,1997年獲委任為特區首任終審法院首席法官,直至2010年卸任。當年令李國能留下難忘印象的年輕犯人曾德成出獄後加入左派報章,1990年代升任《大公報》總編輯,2007年獲委任為民政事務局長,2015年突然辭職。

六七暴動50年前夕,李國能接受本報專訪,憶述當年到赤柱監獄訪問曾德成和其他左派犯人的往事。這是李國能半世紀以來首次接受傳媒訪問回憶這段塵封往事。

當周刊實習記者 訪20囚犯

1967年夏天,李國能遠赴英國劍橋大學修讀法律,翌年暑假休假回港,擔任《遠東經濟評論》實習記者,維時約3個月。當時他在雜誌社的香港新聞組工作,主管是副總編輯顧汝德(Leo Goodstadt,1990至97年擔任港府中央政策組首席顧問)。

李國能表示,當時顧汝德等編輯派他到赤柱監獄訪問左派囚犯,李國能在監獄署(後易名為懲教署)安排下,是年6月底至7月初在獄中與10名囚犯單獨訪談,其中包括因暴動期間在校內派發反英傳單的曾德成。李國能說:「每次訪問至少兩小時,另外我與10多名囚犯會面,但訪問時間較短。」他根據訪談內容寫成5頁報道,1968年7月底在《遠東經濟評論》刊登,標題是「Red Sun Over Stanley」。

「不光叫口號 討論很理性」

半世紀晃眼過去,但對李國能來說,往事並不如煙。他憶述說:「在我訪問的左派犯人中,曾德成表達能力最強,很有頭腦和分析能力,在我腦海中留下深刻印象。」

李國能表示:「曾德成在訪問中最重要的信息是,他覺得香港社會很墮落和腐化,大部分人只顧搵快錢,只關注物質,社會完全沒有靈魂,沒有理想。他很不滿這種現象,並強調社會要公平,有公義,人生要活得有意義。」

李國能認為,曾德成知識水平很高,訪談期間「不是光叫口號,訪問期間的討論很理性」。

1967年9月,在名校聖保羅書院就讀中六的曾德成,因在校內派發反對港英殖民統治的傳單被捕,其後「派發煽動性傳單」罪名成立,判刑兩年。

「他們不滿社會 有一定根據」

雖然李國能出身顯赫的李氏家族,但他相當同情這些暴動期間入獄的年輕左派犯人,他說:「我認同搵錢和追求物質不應是社會的唯一目標,我很認同曾德成和其他左派囚犯說人生要有目標和意義,社會一定要有公平、有公義。」

李國能明白曾德成等很不滿港英政府和當時香港狀G,「經過這些深入訪問,我了解到他們不滿社會的情緒是有一定根據的」。

他表示:「回想當年,香港是殖民地色彩很重的地方,例如華人在各行業晉升機會有限,英國人享有特殊地位。」

李國能在1968年發表的報道中寫道:「這些年輕人被崇高理念驅使,雖然他們可能錯誤理解那些理念。他們對眼中不健全的社會感到憤怒,殖民地(政府)不應假設只要經濟繁榮,自然萬事大吉。這些赤柱監獄犯的存在,正好說明社會上部分人不願僅為追求餬口而生活。」

李國能強調,近半世紀前在赤柱監獄的訪問經歷,是他「人生教育」的一部分。他說:「我50年前做記者的經驗,包括到赤柱監獄的一系列訪問是很寶貴和難得的經驗,是很寶貴的社會大學的教育,這些經驗是不能從書本學習和感受的。」

曾德成見李 遭「戰友」批評

曾德成年前回應查詢時稱,當年一些獄中「戰友」批評他答應和李國能見面,「戰友認為李國能來自『敵營』,認為我和他見面一定不會有好結果,只會為他提供彈藥攻擊我們」。

本報日前就李國能訪問內容向曾德成查詢,惟曾德成截稿前尚未回覆。

赤柱一別後,兩人半世紀以來僅重聚兩次。1984年,劉慧卿在《遠東經濟評論》任職記者,邀請李國能和當時在左派《新晚報》工作的曾德成午飯,席間未重提往事。2007年曾德成出任民政事務局長,曾邀約李國能討論如何協助缺乏法律援助的中產。

 
 
今日相關新聞
回首六七 重省半世紀教訓
當年採訪年輕暴動犯 李國能﹕對曾德成思辨能力印象深刻
前香港新華社統戰官員 何銘思:左派「唯上」文化必然產物
六七今昔——白屋 摩星嶺扣押中心 變芝大分校
花園道事件帶隊蕭滋:這場鬥爭不該發生 捱過警棍坐過牢 老左派呼籲防左
[顯示全部題目]



引用明報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凡未於收費表列明之項目而屬明報(加拿大)內容者,引用者請先行查詢收費。

舉報剽竊內容獎勵辦法: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