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不時試射導彈,但要如何理解其意義卻不容易。美國反核智庫「核子威脅倡議」(NDI)近日公開資料庫,整理平壤當局30多年來的過百次試射,發現到金正恩的作風明顯異於父祖,試射次數和導彈類型明顯增加,發射地點也分散全國,與訓練導彈部隊準備核戰的模式琣X。 去年射24枚 失敗率急升 NDI資料庫顯示,由1984年朝鮮首次試射飛毛腿導彈計起——當時還是金正恩祖父金日成統治,截至今年4月16日,共射了105枚。不過早年導彈試射不算多,即使在金正日(金正恩父親)時代,也主要集中在2006年和2009年的十數枚而已。對比之下,金正恩2012年上台後試射明顯增多,2013年有6枚,此後3年皆至少有15枚,去年更多達24枚,今年未過一半也已有至少9枚(連同昨日那枚),已大幅多於先祖的試射數量。但與此同時,去年起的失敗率亦急升,連同昨日的合共33枚試射導彈中,共有14枚失敗,比率近半。 金正恩任內試射導彈的另一特點,在於其任內試射場地明顯向全國各地分佈,金日成時期固定使用的東北部東海衛星發射中心失寵,一次都沒有用過,金正日時期最常用的旗對嶺基地也只在2014年試射了4枚飛毛腿導彈。新冒起的試射場包括東南部的北元山和元山機場,還有一個新貴是西海衛星發射中心,今年在此試射了4枚。 東海發射場投閒置散 負責整理上述資料庫的「馬丁核不擴散研究中心」研究員科頓(Shea Cotton)解釋,放棄東海發射場(完全轉型成為衛星發射中心),改用西海發射場可以避免導彈飛越日本領土的問題,減少刺激意味。不過,科頓不諱言大幅增加發射場具備「巨大」戰略重要性:一方面反映平壤對自身短程飛彈系統的可靠度更有信心,並正進行實戰試驗,例如3月試射額外射程的飛毛腿導彈;另一方面朝鮮導彈力量開始分散研發——中程彈道導彈有舞水端,潛射彈道導彈有KN-11,甚至現在連反艦彈道導彈的KN-17也有,只是新型導彈似乎仍在研發階段,試射成功率極低,遠比不上舊款的勞動和飛毛腿。 綜合上述觀察,科頓相信朝鮮正在訓練導彈部隊準備核戰。他解釋,朝鮮在大幅增加試射導彈的同時,亦致力加速建立有效的核阻嚇力量,進行了5次核試,估計下一步就是將核彈頭放到導彈上面,以及訓練負責在戰時使用它們的部隊。明報記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