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倫多23日加新社電)基層護理人員實務守則制訂小組說﹐一般加拿大成年人沒必要檢查有沒有感染丙型肝炎。這種病毒透過血液傳播﹐可導致肝硬化或肝癌。
加拿大預防醫療護理專責小組(Canadian Task Force on Preventive Health Care)將於周一發表第一份丙型肝炎檢測指引﹐該小組不建議全面檢測成年人有無丙型肝炎﹐除非他們屬於丙型肝炎高危群體。
丙型肝炎高風險群體包括﹕在皮下注射毒品的人﹔在丙型肝炎流行的國家出生﹑旅行或居住﹔輸血或是在1992年以前移植器官﹐那時期捐血沒有檢測病毒﹔進行危險性行為﹐或是刺青。
制訂新指引的工作小組主席格拉德醫生(Dr. Roland Grad)說﹐兩項系統檢討醫務報告﹐沒有證據顯示﹐全面檢測低風險成年人有無丙型肝炎﹐有什麼好處。
麥基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醫科副教授格拉德說﹐人們沒有必要驗血或是檢測這種疾病﹐除非他們有高風險。
新指引有一點肯定引人議論﹐專責小組不贊成嬰兒潮世代定期檢查丙型肝炎。
滿地可家庭醫生格拉德說﹕「我們不能建議加拿大檢測所有嬰兒潮一代人﹐因為沒有直接的科學證據﹐證明那麼做利多於弊。」「事實上﹐現在美國一些證據說﹐檢測美國嬰兒潮世代沒有較好的臨牀結果。」
新指引與許多加拿大醫生主張的做法不一樣﹐在1945年到1965年期間出生的人應該測試丙型肝炎﹐美國疾病與控制中心(U.S.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CDC)及美國預防服務專責小組(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的2012年守則也有這個建議。
格拉德說﹐12人工作小組不贊成全面檢測丙型肝炎﹐最大的原因是測試和治療成本高﹐估計高達15億元。
加拿大肝臟基金會說﹐估計25萬名加拿大人感染丙型肝炎。許多人感染丙型肝炎﹐會完全康復﹐一直沒有病癥。一些人有短暫的急性病﹐包括倦怠﹑黃疸症﹐皮膚與眼睛呈現黃色。
一些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可能有肝硬化﹑肝衰竭﹐甚至肝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