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局關注「納米樓」現象 或改賣地條款

[2017.02.27] 發表

【明報專訊】近年市場出現愈來愈多「納米樓」,發展局長馬紹祥再次關注這種現象,表示會密切留意市場情况,有需要時考慮在出售個別住宅用地時,透過賣地條款施加合適要求,以回應市場需要。

近年市場湧現愈來愈多面積偏小的住宅單位,有社會意見要求政府在賣地時加入「限呎」或「限量」條款。馬紹祥昨在網誌上稱,樓宇發展由售出住宅用地至樓宇落成,通常需要數年時間,其間市場情况不斷轉變,認為目前應給予市場空間因應需要作調節。但他強調,當局關心「納米樓」現象,會密切留意市場趨勢及情况,有需要時考慮在出售個別住宅用地時,透過在賣地條款施加合適要求,因時制宜回應市場需要。

內地資金推高地價 馬:正常商業活動

另外,兩大內地發展商早前以逾168億元高價投得鴨脷洲住宅地皮,令社會關注內地資金推高本地樓價及地價。馬紹祥稱,本港屬開放型經濟體,不同地域資金都可在港購地,屬正常商業活動,政府不宜干預。他又稱,自2012年4月至今年2月底,政府共出售137幅地皮,根據投標表格及公司註冊處資料,當中17幅用地相信是由內地企業、或與內地企業合資投得,佔整體約12%。

他又說,地價和樓價兩者沒必然關係,因售出地皮後至樓宇落成出售需時數年,其間市場情况不斷轉變,加上樓價受眾多因素影響,發展商要承受樓市升跌的風險。他重申,當局會繼續多管齊下增加土地供應,並承認「無奇謀妙策能夠在增加土地供應的同時,而又不對社區造成任何影響」,希望大眾能互諒互讓支持政府覓地措施。

環保觸覺義務總幹事譚凱邦指出,由去年起已有7幅地皮由內地資金投得,呈明顯上升趨勢,加上鴨脷洲地皮原屬社區用途,政府其後改劃作住宅,「犧牲社區用地轉作豪宅」,並非港人能負擔的房屋。他認為政府有責任善用經改劃的住宅地皮,而非任由土地被炒賣。

更多港聞
【明報專訊】有傳媒委託本港的大學研究助理化驗在港出售的三文魚,發現3個樣本均含本港禁用的抗生素氯霉素。食物及衛生局長高永文表示,食安中心會跟... 詳情
摩頓臺排球場面臨拆卸 建活動中心 波友稱沒聽聞 審批議員指諮詢夠
【明報專訊】立法會工務小組委員會近日綑綁審議涉及合共124億元、約9600項的基本工程儲備基金撥款申請,當中包括拆卸位於銅鑼灣摩頓臺、港島區... 詳情
【明報專訊】摩頓臺臨時遊樂場排球場或因興建活動中心而面臨拆卸,有參加本港排球錦標賽的甲組球隊教練指出,本港排球場數量一直不足,以其任教的球隊... 詳情
【明報專訊】中國移動香港繼上月初出現網絡癱瘓後,昨再因電力故障,令數據及話音服務受阻逾兩小時,中移動就此向客戶致歉。通訊事務管理局辦公室表示... 詳情
燒電單車被攝下 縱火男兩小時落網
【明報專訊】深水埗揭發縱火案。一輛停泊鴨寮街後巷、將被車行拆卸零件出售的電單車被發現冒煙起火,消防到場將火救熄,認為有可疑。警員翻查車行閉路...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6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