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松一成準跑手有心血管問題 港大篩查揭35歲以上跑手兩成高血壓

[2017.02.11] 發表
渣打香港馬拉松明晨凌行,當日氣溫預計13℃至19℃,港大篩查發現一成準跑手有心血管問題,以往有研究顯示寒冷會增加心臟病發,醫生提醒跑手應注意保暖,特別是起跑前及完成賽事後可穿上外套。(李紹昌攝)

【明報專訊】明日是渣打香港馬拉松,香港大學醫學院為790多名準備參加不同馬拉松賽事的選手進行心臟病篩查,發現約一成有心血管問題,7人需轉介專科跟進,其中有中年病人被發現有冠心病,3條血管阻塞超過七成,要接受通波仔手術。負責研究的心臟科專科醫生提醒,跑手參賽時一旦感到心口痛、突然氣喘、頭暈等,需要減慢速度或暫停比賽。

明報記者 邱雅錡

2015年10月至去年7月期間,共2000多名打算跑馬拉松人士接受港大心臟病篩查,其中790多人完成所有檢查,570多人屬35歲或以上,平均年齡為38歲,兩至三成人以往曾出現心臟不適症狀,如心口痛、氣喘、頭暈等。篩查發現,35歲或以上參賽者的健康問題較大,兩成多人有高血壓,「10年心臟病病發率」超過5%者達約5%至10%;35歲以下人士高血壓比率為5%。

篩查揭中年病人須「通波仔」

整體而言,約一成人有高血壓、膽固醇過高等心血管問題,當中7人較高危,要轉介至心臟科專科跟進,包括心律不正、大動脈發大、冠心病等,全屬35歲以上。

負責研究的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臨牀助理教授、心臟科專科醫生奚小嫻表示,一名中年病人篩查時發現患有冠心病,3條血管阻塞逾七成,要通波仔,這類病人若無接受手術而繼續比賽,有較高猝死或病發風險。

倡跑前先諮詢醫生

她解釋,跑步或做劇烈運動時,身體突然需要很多血液供應,心臟平常每分鐘泵出5升血,跑步時會泵出20至25升,血管會處於高壓狀態,若跑手有冠心病,血管壁微絲血管較易穿破,可引發急性冠狀動脈栓塞,增加猝死或病發風險。另有跑手患有可致嚴重心律不正的疾病,如跑步時沒補充流失的電解質,可致猝死。亦有30多歲病人血壓達180,跑步時更達250,延誤治療可引致動脈破裂。對於病人事前無發現患病,她指出,病人未必有病徵,大部分人過往沒接受相關檢查,故不知血壓或心臟有問題,呼籲35歲以下人士如無特別徵狀,參加競賽運動如馬拉松等劇烈運動前應先諮詢醫生,按需要接受心電圖等檢查;35歲或以上人士需每年全身檢查。

她指出,患心血管病未必不能做運動,只是要先接受治療或跟進,包括通波仔或服他汀類藥物;心律不正者服藥後或可繼續做運動,最終視乎個案嚴重程度而定。

本港近日天氣寒冷,昨早錄得入冬以來最低氣溫10.8℃,寒冷天氣警告持續生效。天文台預測今早寒冷最低氣溫11℃。明日將舉行渣打香港馬拉松賽事,根據天文台分區天氣預報,預計打鼓嶺明早5時至7時最低氣溫僅9℃,起步點包括灣仔、炮台山和尖沙嘴等位置,明早5時至7時氣溫近13℃,相對濕度則介乎70%至72%。

明起跑13℃ 籲跑前跑後添衣

奚小嫻表示,曾有研究顯示寒冷可增心臟病病發率,提醒跑手注意保暖。她提醒,若跑步時感到心口痛、突然氣喘、頭暈等,需減慢速度或暫停比賽。心臟科專科醫生李麗芬表示,13℃至19℃未算太寒冷,加上跑步時體溫會上升,氣溫誘發心血管疾病病發風險不高,但應注意起跑前保暖。浸大體育系副教授雷雄德表示,跑步時身體會把四分之三能量轉為熱能,熟練跑手會認為是合適溫度,建議市民注意起跑前及賽事後保暖,如有親友在終點等候,可為跑手預備外套。

更多港聞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6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