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同學做卷三綜合的時候,每能善用「標示語」。移到卷四說話,大部分同學卻讓「標示語」閒置不用,筆者主考過多年小組討論,對這個現象感到十分奇怪。
標示語疏通脈絡
問:蒲sir,標示語真有那麼重要嗎?可否詳細說明?
答:愚見認為十分重要。試想,小組討論以母語考測,大家都明白題目所問,可供作答內容不過像一塊小餅,標示語能有效將餅碎黏連起來,讓那塊餅看起來相對圓滿。
◆首先、其次、再者
問:其實什麼是標示語?
答:你應該先問這一條啊!標示語是指組織文章或說話內容的一些提示短語,例如首先、其次、再者;第一、第二、第三;從某角度來看……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總括而言;首先先談……此外,在某方面……,最後……等等。比如說:下列哪一項最適合用來比喻人和自然的關係?試談談你的看法(師生 母子 對手)(2016題型)。同學於首輪發言,已可用上標示語,我會說:我認為師生最適合用來比喻人和自然的關係,原因有三點,首先……,其次……,再者……
◆首選、次選、三選
問:假如遇到的是優次題,還需要標示嗎?
答:當然也用得?,稍微改一改即可。例如,鼓勵中學生閱讀,下列三項都是常見的方法,試就其成效排列優次,並達成共識 (作家分享講座 閱讀獎勵活動 親子共讀計劃) (2014題型)。首輪發言,切勿故布疑陣,我會說:題目提供的三個方法皆可鼓勵中學生閱讀,若要排列優次,我會首選閱讀獎勵活動,次選作家分享講座,三選才是親子共讀計劃。選擇這樣排列,原因有三。第一,就活動的吸引程度而言……時間關係,我只好下刪許多字!
◆訓練分項 幫助表達
問:蒲sir,不知為什麼,聽您說完,好像覺得您這期什麼都沒說過!
答:竟然如此!豈有此理!不過也難怪,善用標示語這個道理,重要卻又不被重視,無怪乎同學討論的時候,常因緊張而亂「作」一團。其實,日常訓練若能結合標示語,每個問題至少想出三個論點或角度(即是我以前說過的三點式),持續訓練,必有助提升表達力。例如:在香港推廣自行車代步,有人認為值得支持,也有人認為不切實際。試談談你的看法(2014題型)。我的處理便會依照這個常練框架:我認為在香港推廣自行車代步不切實際,原因有三。首先,從現時的路面情?來看……
?問:聽到這堙A我好像有些得?了,謝謝蒲sir。
?答:不必客氣,祝新年進步,馬到功成!
文:蒲葦 - 資深中文、文學科主任、教育專欄作者、教參書編者。編著《中文科文憑試活用筆記》、《每日文言半小時》(1至3冊)、《白話易讀半小時》(1至3冊)、《DSE中文科16課必考範文精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