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雖然科舉較公平地選材而能長期實行,甚至吸引西方參考,但選出來的卻未必真是治國之才。理論上科舉自隋代起一直要考「時務策」,縱在明清八股文主導下仍未改變,故考中者理應有治國見識;問題是這類題目分量愈來愈輕,而評分亦取決於主考官的主觀喜惡(其他考官只能提供意見),到頭來考中者更可能是契合主考官的想法而非見識卓越。例如清代靠遺卷(從落選之中撈回的卷)通過鄉試的韓菼,因主張削藩切中康熙帝的想法而成為狀元,入仕後其職務卻只是修書寫文章,並無治國大用。最極端的是李氏朝鮮科舉,由被英國探險家Isabella Bird稱為「傳統上要求終極無能」(supreme helplessness is the conventional requirement)的「兩班」(李氏朝鮮的統治階層)壟斷,可知科舉核心終究是人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