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吃蘿蔔有好處
紅白蘿蔔不宜同食
民間有「冬食蘿蔔夏吃姜,不勞醫生開藥方」之說(這裡的蘿蔔主要指白蘿蔔)。吃白蘿蔔有很多好處,但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南沙醫院副主任中醫師鄧聰提醒,冬天吃白蘿蔔有一些講究,合理膳食才能更好地發揮功效。
鄧聰告訴記者,白蘿蔔能促進人體消化,冬天人缺乏足夠的鍛煉,同時天氣乾燥,人體內比較燥熱,加之進食增多,很容易出現消化不良,甚至便秘等症狀表現,此時可吃點白蘿蔔。冬天人們常吃火鍋,吃得比較多而雜,這時在湯底加點蘿蔔能避免消化不良。
不僅如此,現代醫學研究發現,白蘿蔔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力,富含有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能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蘿蔔還具有一定的抗癌功效,可提高巨噬細胞吞噬病菌和癌細胞的功能,其含有的澱粉酶能分解致癌物質亞硝胺。
「常吃白蘿蔔對人體健康大有裨益,但吃蘿蔔也是有不少講究的。」廣東省中醫院芳村醫院消化科主任陳延認為脾胃虛弱的人、老慢支和哮喘患者最好不要經常吃白蘿蔔,白蘿蔔也勿和補品同食,常見的有黨參、黃芪等。鄧聰還提醒,白蘿蔔和紅蘿蔔也不要同時吃,因白蘿蔔的維生素C含量極高,紅蘿蔔卻含有一種叫抗壞血酸的分解酵素,會破壞白蘿蔔中的維生素C。
最後,白蘿蔔怎麼吃才美味又健康? 不妨參考一下鄧聰推薦的這款「白蘿蔔煲羊腩湯」。
【材料】羊腩1斤,白蘿蔔1個,生薑3兩,鹽少許。
【方法】1.新鮮羊腩,斬件,放入滾水中滾五分鐘左右,撈起,用清水洗淨,備用;2.白蘿蔔去皮,洗淨,切成塊狀,備用;3.生薑去皮,洗淨切片;4.瓦煲內放入適量清水,先用猛火煲至水滾,然後加入上述全部材料,等到水滾,改用中火繼續煲約3小時,加鹽,即可飲湯吃肉。
----------------------------------
與其獨食
不如對鏡吃飯
「吃獨食」與「聚餐」時有什麼不同感受? 日本科研人員發現,「聚餐」時吃得更香,哪怕是面對鏡子裡的「自己」吃東西,也比一個人對著桌子進食吃得更香。
近些年來,日本的「獨食族」已成為一種社會現象。日本青山快樂生活研究所對「獨食族」們做了一項調查顯示,近半數的人獨自外出吃午餐,是因為工作原因無可奈何。
「獨食族」們選擇的小店,不僅是解決吃飯問題的簡單場所,更是一個可以放鬆休息的地方,好像深夜食堂。便利和隨意成為選擇的主要理由。
隨著日本社會老齡化加劇,老人獨自就餐的情形也越來越多。這種情況可能使老人對吃飯逐漸失去興趣,導致營養不良。中田龍三郎等人認為,上述對鏡吃飯的研究有助於提高老人和其他人群的就餐感受,改善生活品質。
鏡子類比聚餐
名古屋大學研究員中田龍三郎在日前于千葉市舉行的日本認知科學會第32屆年會上就上述發現作了報告。他介紹說,他的研究小組以平均年齡21.5歲的16名大學生和平均年齡68.4歲16名老年人為研究物件,讓他們在有鏡子和沒鏡子的情況下品嘗鹹味和奶糖味的爆玉米花。每次品嘗持續90秒,而後停止數分鐘再進食。
在每次品嘗結束後,研究小組立即進行問卷調查,讓受試者對「好吃與否」「是否還想再吃」「吃完感覺如何」等與食品味道有關的選項進行打分。研究者經過統計發現,無論是大學生還是老人,在面對鏡子進食的時候選擇「好吃」「還想吃」等選項的比例明顯高於沒有鏡子的時候,而且進食量也較多。
另一方面,受試者在有無鏡子時對於「咸」「甜」等味道的辨別沒有差異。研究小組同時還對受試者吃東西時的心情進行評估,結果發現,是否有鏡子不會影響進食者的心情。
研究小組認為,評價「是否好吃」受就餐環境的影響,即使面對同樣的食物,與其他人一起進餐也會覺得更好吃。由於對著鏡子吃東西類比了與其他人一起進食的環境,因而刺激了美味的感覺。
獨食族的選擇
--------------------------------
抖腿不是病
能提高工作效率
相信很多人身邊都有幾個愛抖腿的朋友,而且還有著一種謎之節奏感。筆者曾看過一句吐槽「每個手涼的女孩上輩子都是折翼的天使,每個抖腿愛好者心中都有一台縫紉機」,吐槽過後,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探究過抖腿的原因,為什麼會有如此多的人愛上這個動作呢?
我們從小學就被教導要保持坐姿端正,「站如松坐如鐘」,殊不知這樣做是違反人類本能的,無論是誰,都不可能一直保持同樣的坐姿,有些久坐不動的人冷不丁一站起來會發現自己腿已經麻了,因此現如今久坐已被列入對人體有害的習慣之一。為了解救廣大久坐族,現在甚至還興起了站立辦公的潮流。但對於環境所限,不能經常活動雙腿的人來說,就需要有一些其他方式來替代了,這時,抖腿便應運而生,而且不斷在學生族、都市白領中攻城掠地、增加「患者」。
另外,人是不可能一直保持精神高度緊張狀態的,工作一會之後四處走動不僅能夠放鬆雙腿,還能補充精力、提高接下來的工作效率。這時抖腿又該出來大顯神威了,這個動作能起到類似散步一樣的放鬆效果,而且幾乎所有人抖腿都是在不自覺情況下開始的,這意味著抖腿是機體的一種調節性的自發行為。說到這裡,其實類似的行為不只抖腿,學生時代風靡校園的轉筆、打響指也能起到類似的作用。
有些見多識廣的朋友可能聽過一種名為「抖腿綜合征」的疾病,誤以為生活中所有愛抖腿的人都是患上了這個疾病,其實不然,抖腿綜合征,也叫做不甯腿綜合征,它的症狀主要是不可抑制地抖腿,看起來和人們日常的抖腿行為比較相像。不過,日常的抖腿和這種疾病有本質的區別。抖腿綜合征是一種神經性疾病,主要與多巴胺代謝異常和鐵缺乏等原因有關,並且有一定的遺傳因素。而平時生活中的抖腿行為,大多數都不屬於疾病的範疇,而只是一種習慣動作罷了。
--------------------------
冬天宜早睡晚起
睡房不宜太大
冬天的睡眠講究早睡晚起,睡眠對一個人的健康影響很大,休息不好可直接對人的消化功能、神經系統、體力恢復等產生影響。
最佳睡眠時間
最佳睡覺時間應該是亥時(21-23點)至寅時(3-5點)末,也就是在晚上21點睡下,早晨5點起床。亥時三焦經旺,三焦通百脈,此時進入睡 眠狀態,百脈可修養生息,可使人一生身無大疾。
夜裡睡得晚易傷膽,還會患抑鬱症
由於人的細胞100天左右更新一次,故古代養生家講:「睡覺為養生之首,一夜不睡,百日補不回來」。另外,經常夜裡睡得過晚會傷膽氣,嚴重者會 患抑鬱症。
子時不睡,除造成膽汁新陳代謝不利外,還可造成貧血、供血不足。膽虛上不明目,血虛下不養筋,形成目倦神疲、腰膝酸軟之症。
起床時間要順時
淩晨3點是一天的「立春」,6點是一天的「春分」。天地在3點醒了,人體的細胞在這個時空感應下也醒了。在每天3點到5點之間醒了無須再睡,有 時侯反而越睡越累。
睡覺房間不宜過大
睡覺的房間不宜太大,主要是為聚集陽氣。傳統養生講究睡覺時一定要關好門窗。夏天再熱也不要開電扇和空調睡覺。人睡著了身體表面會形成陽氣保護 層。如果風把這層陽氣吹散了,體內還會補充。循環往復淘幹陽氣,早上起來渾身沒勁,面色黃,頭如布裹。如果夏天太熱,可關臥室門開空調把房間吹涼,人沖完 澡迅速睡覺。涼爽空氣可保持1個多小時,人已經睡著了。
晚上睡覺前晚餐不宜過飽
如果晚餐過飽,必然會造成胃腸負擔加重,其緊張工作的資訊不斷傳向大腦,致使人失眠、多夢,久而久之,易引起神經衰弱等疾病。中老年人如果長期 晚餐過飽,反覆刺激胰島素大量分泌,往往會造成胰島素B細胞負擔加重,進而衰竭,誘發糖尿病。同時,晚餐過飽,必然有部分蛋白質不能被消化吸收,在腸道細 菌的作用下,會產生有毒物質,加之睡眠時腸壁蠕動減慢,相對延長了這些物質在腸道的停留時間,有可能促進大腸癌的發生。故晚餐不能吃得太飽,更不能暴飲暴 食,因為這很容易誘發急性胰腺炎,使人在睡眠中休克,若搶救不及,往往會危及生命。
要想睡眠好,應做到以下四個方面。
1.環境要適合入睡,如果客觀條件差就應儘量改善或克服,如居室周圍的安靜程度等。如果是和家人居住在一起,周圍人就應關照一下,將生活及活動範圍合理調整一下,做到互不影響。
2.睡覺前儘量不要思考讓自己興奮或走腦子的事情,免得興奮睡不著。如果加夜班是做案頭工作,結束後不要馬上上床,也不要看影視劇以免更興奮, 可戴上耳麥聽一會兒輕音樂,舒緩一下緊張的工作情緒後再躺下。冬天睡前可以洗個澡或燙燙腳。睡覺時被子不要蓋得過厚,儘量不要穿厚睡衣入睡,那樣會感覺不 舒服而睡不踏實。如果下夜班後在白天休息,窗簾應採用稍厚材質的,以遮擋光線便於入睡。
3.晚飯或夜間的加餐不要吃得過飽。冬季應儘量吃粥類或麵食等易消化的食物,這也適合冬季人體養生。不要吃得過於油膩、過咸,以免口渴飲水過多 而「起夜」。睡前不要吃容易使胃腸道產生漲氣的食物,如豆製品、地瓜、馬鈴薯、洋蔥、柑橘、芋頭、玉米、香蕉等。千萬不要為提神喝含有咖啡因成分的飲料, 如可樂、咖啡或濃茶。
4.會喝酒的人有時會在睡前喝點酒「誘導」入睡,這種方法實在不應提倡。雖說酒精刺激可#明入眠,但同時上床時睡得較快,醒得也快,其有效睡眠品質是不能保證的,久而久之還是睡不著,對身體也沒有好處。
睡眠法因人而異,下面介紹3種做法。
1.睡覺前簡單的壓腿,然後在床上自然盤坐,兩手重疊放于腿上,自然呼吸,感覺全身毛孔隨呼吸一張一合,若能流淚打哈欠效果最佳,到了想睡覺時倒下便睡。
2.仰臥,自然呼吸,感覺呼吸像春風,先融化大腳趾,然後是其他腳趾,接著腳、小腿、大腿逐漸融化。如還未醒著,再從頭做。
3.入睡快的人可右側臥,右手掌托右耳。右掌心為火,耳為水,二者形成水火即濟,在人體中形成心腎相交。久之,養心滋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