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松炎憂諮詢「合理化」大型發展

[2017.01.03] 發表

【明報專訊】立法會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議員姚松炎認為,政府可透過善用現時建築物的平台層或上蓋,透過改劃設計提升休憩空間。他以理工大學作例,稱理大連接鐵路站的一層,本身已是平台層,平台層以下提供休憩空間,認為政府可循這方向研究。他並指出,部分市區路段亦可研究在假日劃為行人專用區,讓公眾舉辦活動,例如近期有民間團體將德輔道中電車路作為臨時行人專用區等,認為要提升人均休憩用地仍有許多方法,擔心政府只是藉着今次《2030+》諮詢「合理化」所有大型發展。

倡大廈平台層作休憩空間

同一幅土地,用來建屋還是做公園?近年政府改劃休憩或社區用地作為住宅的做法已引起爭議,更被批評為「盲搶地」,運輸及房屋局長張炳良早前指出,未來10年仍欠缺足夠土地興建4.4萬個單位。規劃署高級城市規劃師陳巧賢表示,市區在密度極高下較難大面積增加休憩用地,但新界區仍有部分地區未用盡發展密度,署方在規劃新發展區時會考慮善用,以紓緩區內發展密度。

規劃署的《2030+》專題報告表示,估計本港約有90%人口居住在休憩用地的400米範圍內,但由於本港人口及發展項目,大部分集中在市區,令到人均可用空間有限。為改善未來社區的配套,規劃署稱將在古洞北等新發展區,採用較高的人均「政府、機構或社區設施」用地標準,如每人3.5平方米,作為新發展區的規劃基礎。

規劃師:市區難增休憩地 善用新發展區

規劃署城市規劃師張芝明承認,「見縫插針」興建樓宇的做法的確引起爭議,未必太受市民認同,但「規劃師的工作就是要平衡,我們都是盡量在發展的同時,希望透過規劃,能令市民生活不要有太大的影響」。

規劃署又提出,部分本港特色地區及街道,例如上環摩羅上街、德輔道西;深水埗鴨寮街、福華街;太子花墟道;旺角花園街等,屬於本港獨特的都市特徵,可研究為這些地區制訂「城市設計圖」,以保留其街道個性。

更多港聞
5青年攀青馬大橋主纜自拍 可囚半年 警酌情准離去
【明報專訊】5名男女昨日爬上青馬大橋主纜高位影相大玩「Rooftopping」(極限攝影),險象環生,由保安發現報警。警員到場前,5人已返回... 詳情
【明報專訊】昨被發現爬上青馬大橋危險位置拍照的男女,玩的便是近年在世界各地非常流行的Rooftopping(極限攝影),與泛指各種危險性較高... 詳情
【明報專訊】一名51歲男子早前獲朋友於南丫島附近海域捕得的河豚,他在元旦晚上於家中自行把河豚製成刺身進食後,出現四肢無力及麻痺等病徵,昨到明... 詳情
英基日裔女舊生 19歲登珠峰  13歲隨校赴尼國 山巒治癒迷失心靈
【明報專訊】19歲少女南谷真鈴是日本最年輕的珠峰登頂者。小時候因家人從商而四海為家,她形容自己曾是「失根」的人,迷失在世界中,後來來港求學,... 詳情
闖珠峰兩遇天災  曾燕紅辭教席再征
【明報專訊】登珠峰亦是中學教師曾燕紅(圖)的夢想,她曾兩度攀峰,卻分別因雪崩及地震無法攻頂,地震那一次,更令她身受重傷。今年她決定辭去教席,...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6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