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睇電視撈飯」是不少港人的回憶,但「公仔箱」在2016年歷盡高低跌宕,先後有亞視「熄機」、ViuTV開台、OTT(網絡電視)興起,種種變遷無礙從小已是電視迷的90後阿行繼續坐在電視機前,默默支持本地電視製作。
本港歷史最悠久的電視台亞洲電視於去年4月1日落幕,為其59年無間斷廣播畫上句號。「以前每晚擔櫈仔坐在電視前,等看《我和疆屍有個約會》是指定動作。」阿行說,近10年亞視作品質素下降,已沒有再睇亞視,亦沒有專門去跟亞視說再見。
全家圍看Viu 「彷彿回小時候」
如果亞視代表一個時代的終結,那麼ViuTV便象徵另一時代的開始。在亞視熄機5天後,ViuTV於4月6月開台,憑着真人騷《跟住矛盾去旅行》成為城中熱話,但阿行形容近日開始對ViuTV的節目感失望,「本以為它是一道清泉,詎料質素愈來愈似TVB,真人騷開始變得假」。回想去年,他驚喜的是ViuTV現場直播毛記電視的《萬千呃like賀台慶》,「那一夜彷彿回到小時候,與家人圍坐在餐桌全神貫注看電視」。
觀眾口味變 掌門人「一成不變」
對於「公仔箱」劇集質素日降,阿行近年仍收看無綫電視,說會惹來友人嘲弄。他又說,「時代變,觀眾口味亦變,只有《掌門人》節目仍是一成不變」,但樂見《城寨英雄》劇集滲入了一些社會、政治議題。
過去一年,隨着OTT(網絡電視)日漸普及,市民可隨時隨地收看直播節目或點播。「現在回看以前的劇集如《美味天王》,劇情實在是很『膠』,但仍覺好看,大概是想念兒時與家人追劇的感覺吧!」阿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