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蒐遊客社交網資料 被指侵私隱
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護局(CBP)於本月20日開始要求部分外國遊客提交社交網站資料,稱有助核查旅客背景,防範恐怖分子入境美國。措施引起侵犯私隱爭議,有人權組織去信政府,稱此舉會特別令阿拉伯及穆斯林人士受到壓力。
免簽證者適用 助反恐
有關措施適用於可經免簽證計劃(VWP)入境美國的外國人;目前有38個國家及地區的居民可免簽證入境美國90日,當中不包括中國大陸及香港。他們到美國前,要先在網上透過電子旅行授權系統(ESTA)輸入資料。ESTA近日新增一新表格,要求申請人「選擇性」提交社交網站資料,如facebook、Twitter、Instagram、LinkedIn和YouTube的用戶帳號。當局強調並非強制,就算拒絕提供亦不會阻止入境。
當局一直嘗試從網上追蹤激進分子及恐怖組織支持者,特別是與「伊斯蘭國」(ISIS)有聯繫的人。政府稱,有關措施可為國土安全部提供額外的分析工具,讓調查人員更清晰地調查可疑活動。
當局未有透露資料的保存期限。科技網站Mashable按過往做法推斷,國土安全部會保存社交網資料3年,其後再存檔12年,供其他執法及國安部門使用。
草案今年6月提出已引起爭議。美國公民自由聯盟(ACLU)8月去信政府,指社交帳戶包含大量私隱,包括言論及立場等,阿拉伯人及穆斯林恐怕會面對更大壓力。ACLU華盛頓分部主管麥克勞德—鮑爾(Michael W Macleod-Ball)批評,目前僅有小量指引提及當局如何使用所得資料,認為政府蒐集資料時,亦應顧及私隱。
(衛報/Politico/Mash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