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看中化:儲蓄國度正消逝?
【明報專訊】早前有調查指香港家庭債務有惡化[象,對熱愛儲蓄的東方世界而言不無諷刺:連各國政府的外匯儲備也以高額聞名,為何民間欠債卻愈來愈多?要搞清問題,先要理解為何中國人愛儲蓄。
生死攸關 重農尚勤儉
傳統把儲蓄視為美德,是因為生死攸關——在百姓大多務農維生的古代,食物主要來自收成時的儲備。但要確保糧倉充足,就要靠勤勞和節儉,《韓非子?顯學》謂「無豐年旁入之利而獨以完給者,非力則儉也……侈而墯者貧,而力而儉者富」,要家給人足只能靠勤儉,奢侈懶惰只會陷入貧困。換句話說,儲蓄的核心就是勤儉。
正如《呂氏春秋?上農》說聖王勸農並不單在糧食而更在勸導樸實,在重農的古代,勤儉漸漸成為重要德行,如《左傳》謂「儉,德之共(大的意思)也」、「非德莫如勤」(無德就用勤來代替),甚而《尚書?大禹謨》的「克勤于邦,克儉于家」更把勤儉看成聖王管治之道。在這樣的教化下,一如李商隱〈詠史〉謂「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甘於清寒總受傳統讚頌,奢侈成為禁忌,故歷代屢有限制衣飾器物的法令,生活奢侈的宋代寇準亦因「名相」光環被後世改成清貧形象。無怪乎不論儲備還是工時,東方國家一直名列前茅。
農作物差異 東西勞動大不同
但若說那是農耕基因,則不免偏頗——南歐同樣自古農業發達,卻遠比東方人悠然自得,債務纏身的「歐豬5國」便大多來自南歐。韓國著名文化人李御寧認為這與東西作物差異有關:相比西方種麥易於機械化,東方種稻工序繁複而須悉心照料,較依賴人力。正因勞動繁重而不得不勤,標示耕作時期的二十四節氣才會一直沿用,古代朝廷才會常常「勸農」,唐代官員在農務繁忙的五月更有半個月「田假」。
風土造就國民性格
農作物差異,反映的是風土差異:麥適合較乾瘠的歐洲,產量較大的稻則適合濕潤的東方,背後更構成文化差異。和C哲郎《風土》認為,歐洲氣候不濕不乾令農田難有雜草、蟲患,農民不用與大自然搏鬥;東方的季風型氣候雖令土地肥沃,卻常面對天災,百姓只能勞苦順從。這正是《荀子?天論》「彊(同強)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的道理——唯有勤儉才抵得住大自然的暴力。
說穿了文化不外乎是地理與歷史的產物,國民性格正是環境逼成的。正因現代東方人大多已遠離農耕,勤儉不再是必需品,借貸才愈來愈常見。當然這也是我們現在的無奈:在愈趨商業化的東方世界,就算勤於借貸,還是連「瓦遮頭」也買不起。
文:葉雨舟 - 書呆子一名,喜歡反思中日韓歷史文化的種種,希望東方社會能重拾對東方文化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