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全球每年有85萬人確診肝癌,80後的港大醫學院病理學系助理教授黃澤蕾博士醉心研究,做實驗時更天天上班「探望」細胞和實驗用的動物,視牠們如病人。憑蚗飢U病人的熱心和毅力,她發現了肝癌依靠代謝的生存機制,有助日後治療肝癌,最近獲得裘槎前瞻科研大獎,並獲500萬元作研究之用。她希望未來可找到合適藥物治療肝癌。
明報記者 邱雅錡
「細胞好複雜、好奇妙」黃澤蕾一向充滿好奇心,熱愛理科的她於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修讀微生物及免疫學,至2003年回港,見港人面對SARS「好堅強」,希望在港做研究,幫助病人。
肝癌患者存活率低
黃澤蕾表示,肝癌一半患者屬中國人,患者存活率低,5年存活率僅一成,若病情已達第四期,即使獲處方藥物,其壽命亦只能延長3個月,而且藥物非人人適合使用,故希望找到治療肝癌的方法。
她與團隊的研究發現了肝癌的代謝機制,亦即肝癌細胞會製造「活性氧化物」,但這亦會攻擊自己,癌細胞為了生存會通過5種途徑製造「抗氧化物」作抗衡。若要抑制癌細胞生長,需阻止它們製造「抗氧化物」,或者減少「活性氧化物」。團隊目前已找到方法堵塞其中一個製造「抗氧化物」途徑,盼以5年時間拆解相關途徑。
黃澤蕾說,不少癌細胞的代謝機制相似,此方法日後或可用於其他癌症,但需要再做更多研究。
每項研究成果都得來不易,她做實驗時難免碰壁,「做10個實驗,可能只有3、 4個真的和自己個hypothesis(假設)相同」,但她沒有放棄,分析實驗結果後再接再厲,笑言﹕「如果你要做科學家,你第一樣東西首先是要有毅力……要有一個好有堅定既信心做,不能放棄。」
每周上班7天「探望」細胞
她能夠堅持,主要是希望「研究幫到病人」,做研究時周一至周日都上班,「探望」細胞及實驗用的動物,把牠們當作真正的病人,「不能因為假期我不吃藥」,盼把實驗做到最好。
看研究結果如「看連續劇」
工作忙碌,她卻很開心,形容看研究結果如「看連續劇」,亦如「男仔打機至天昏地暗都不知道」。她慶幸自己獲家人支持和導師鼓勵,可以把興趣變成事業。
她認為香港是商業社會,較難吸引人投身科學界,希望大家讓小朋友接觸科學,培養興趣,亦寄語年輕人「如果自己有興趣不要顧慮太多,要把理想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