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點對點:學童自殺問題
【明報專訊】(見圖)
■模擬試題
◆資料回應題
1. 根據資料,指出及說明中小學校可推行什麼措施防止學童自殺。
•申請優質教育基金,以推行加強學生精神健康的活動
• 中一及中四生面對課制的轉變,留意他們適應課程和新環境的能力
• 針對過往有自殺傾向者求助率低的問題,推行學童精神健康篩選計劃,盡早識別高風險但沒求助的學生,為他們提供「情緒急救」
• 將精神健康教育納入課程,消除對精神病人的歧視,避免他們因怕被標籤而延遲甚至拒絕求助
◆延伸回應題
2. 你多大程度上同意「本港教育制度是導致學生自殺的主因」?參考資料及就你所知,闡述你的意見。
解題:
• 立場題須有清晰立場,不論回答「大程度上同意」或「大程度上不同意」,均須提出另一立場的論據,最後作駁論
• 「主因」顯示為比較題,要比較「本港教育制度」和其他導致學生自殺的因素;若回答「大程度上同意」,就須解釋為何教育制度會凌駕其他因素
• 宜先指出本港教育的「特色」,如課時、師資、功課量和升學途徑等,方便之後闡述教育制度對學童影響
「同意」論點可參考:
• 在過去3學年38宗中小學自殺個案中,只有5人成績未如理想,但逾半學生曾表示面對學習適應困難,顯示教育制度是導致學生自殺的其中一個原因
• 有指本港教育奉行精英制,較重視學業成績,忽略非學術的才能和發展,令成績欠佳的學生有挫敗感
• 課時長、作業多,學生缺少休息時間,難以釋放負面情緒,長久以來積累大量壓力
• 重競爭,公開考試為主要升學門檻,文憑試一試定生死,高年級考試壓力大
• 教師工作量多,難抽時間與學生溝通以瞭解每個人的學習和心理需要,未能及早找到自殺傾向者
• 學生求學時間或長達12年,且大部分時間花在學校和課業上,「學習」對他們生理和心理影響重大
「不同意」論點可參考:
• 香港學生自殺率低於芬蘭及澳洲等教育競爭較小的國家,顯示教育制度與學生自殺沒有必然關係
• 本港教育體制的競爭大,會給學生帶來壓力,但數據證明中小學生自殺個案中,大部分的成績尚可,分析稱他們有過大的學業壓力或源於自己或家長的要求
• 學生自殺或源於家庭、愛情、友情、財政等問題,甚至是傳媒報道下產生模倣傚應,以致某段時間的自殺個案特別多
• 多個研究均指學童自殺成因複雜,極有可能是同時受多方面打擊,不應歸因於學業壓力這單一因素
顧問教師:古俊彥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