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教育局正就初中中史科課程指引修訂作諮詢,有學者及教師分別指出,中史可增加學生對中華民族的情感,但如今市民對政府欠信任,料中史修訂會引來反對。有教師盼修訂聚焦於學術討論,政黨少插手,免加劇矛盾。
明報記者 蔡瑤 錢瑋琪 黃津琪 田青青
退休歷史教授﹕不可逼學生愛國
現有中史科指引將愛國及增加民族認同列為教學目標,教中史是否要令學生愛國?於本港大學歷史系任教逾35年的退休教授張學明指出,學生研習歷史時無可否認會增加國民身分認同感,但制訂課程大綱時不用刻意加入愛國或國民身分認同元素,「閱畢歷史事件,便會有感受」,當年他在大學念中史,教授補課也要教中國國難史,如中國被日本欺負,部分學生因而對國家更憐憫,但他說「不可拿槍指住學生、要求愛國,這些是個別人的感受,是自然流露的情感」。
資深中史科教師陳仁啟則認為培養愛國情懷是中史科教學目標之一,他引述錢穆所言,「所謂對其本國以往歷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隨一種對其本國已往歷史之溫情與敬意」,故教師要懷鈺◆P敬意教中史,令學生愛國、愛民族、盼令國民過好生活,「愛國即是國家有難,匹夫有責,甚至願拋頭顱灑熱血」。
資深教師﹕愛國情懷是教學目標
於港大主修中文及副修中史、早年於中學教該兩科的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說,學生修讀中史有助了解中華民族的過去,相信可增強他們對國家的歸屬感,但也要視乎教學情G,如今次課程修訂增加文化史,縮減講述朝代更替的政治史,「歷史最吸引的在於細節、歷史故事,如果老師不會教,或課程刪減至只剩朝代大綱,便十分枯燥,未必能打動學生」。他又認為不應將「培養愛國感情」列為教育目標,因對民族及文化的感情是自然產生,沒方法可保證學生一定培養出感情,「至於對政權的認同,讀完中史後可能增強,也可能降低」。
略去朝代衰亡史被指涉政治
初中中史諮詢文件被指略去朝代衰亡史,張學明認為,這涉及政治目的,課程強調和諧、民族融和及統一,已非「陰謀」,而是明顯的「陽謀」。但他指出,課程框架沒涵蓋的歷史事件,教師仍會教、阻不了,「可能有老師加多幾錢肉緊講(秦朝)陳勝、吳廣(起義)呢」。
張又表示,課程修訂遇阻力,源於市民與政府欠互信,就如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國與國間互不信任,及美國國內黑人與白人警察對峙般,政府任何舉動都會被猜疑背後有目的,「就算政府本意好,如今次加文化史,一定是好的,但也會被人懷疑忽略政治史是否有政治目的」。張又打趣道,若教育局長是較德高望重的教育家,即使作出同樣修訂,也會獲支持。
陳仁啟認為中史修訂若談及愛國,必會觸動港人神經,他說中史科要令學生愛的,是有5000年文化歷史的中國,非執政者,「愛國不是誓死效忠某人,歷史中統治者不斷變更,可以信誰?真正的愛國是推翻腐敗政權」。他說自古中史教育必有政治目的,如今倡大一統便是其一,但預料修訂中史的反響會較推國教小;他盼當局多聽學界意見、政黨少參與,免令反對聲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