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鄰避效應」這詞於1980年代由時任英國環境事務大臣Nicholas Ridley提出,英語直譯中文即「不要在我家後院」,意思指居民反對將造成污染或危害健康的設施建於他們居住的社區,例如核電廠、焚化爐、監獄及垃圾堆填區等。
■今日香港
歧視×社會矛盾
部分鄰避效應的確源於設施為居民帶來環境和健康的威脅,但亦有些只源於誤會和成見,例如精神病康復中心、愛滋病治療中心等。2009年,為誤入歧途的青少年提供更生教育的正生書院計劃遷至梅窩,引起梅窩居民激烈反對,但亦有社會輿論指居民自私、霸道。2016年,專取錄有行為及情緒問題學生、屬「群育學校」的大嶼山東灣莫羅瑞華學校,因設施殘舊擬遷往屯門,遭新址鄰校仁愛堂陳黃淑芳紀念中學校長反對,指該校學生「存在較大機會與社區內不良分子、黑社會結聚的可能」;也有區議員反對。事件爆發爭議,又有多名校長、議員及社工組織致函立法會支持群育遷校,建議後獲立法會通過。
■全球化
平衡利益×補償政策
有居民為反對厭惡設施,甚至會訴諸法律,亦有國家推出補償計劃解決問題。1970年代,日本名古屋地區鄰近新幹線線路的居民向當地法院提出訴訟,指鐵路的高分貝噪音和劇烈震動,嚴重妨礙當地居民睡眠並損害身體健康,要求停止新幹線的運營並要求賠償。1986年,雙方達成和解協議,新幹線承諾會努力降低噪音和減輕震動,同時給予原告方約5億日圓的精神損害賠償。
2013年,韓國京畿道城市初時在修建殯葬設施時遇到居民反對,政府則提供豐厚的補償政策,如項目補償金高達300億韓圜。居民同意興建殯葬設施後,補貼能幫助當地人就業,而前往當地掃墓的親友亦能帶動附近的商業活動,推動經濟發展。
■今日香港×能源科技與環境
土地問題×廢物處理
香港缺乏土地資源,可供發展的土地不足,而香港人口密集,厭惡設施建於居民附近往往無可避免。例如有將軍澳居民指多年來一直受將軍澳堆填區的惡臭影響。據環保署資料,香港廢物量如繼續以現時速度增加,三大堆填區將於2010年代開始逐一飽和。解決廢物處理問題刻不容緩,但廢物處理設施必然會污染空氣和降低附近居民的生活素質,不論是另覓選址或原區擴建都遭到受影響市民反對。有西貢區議員指出,將軍澳堆填區的臭味在夏天特別強烈,市民苦不堪言;而運送及傾倒建築廢物的過程中,亦產生大量重金屬物質及有毒懸浮粒子,增加市民患癌風險,因此反對擴建堆填區。
■現代中國×能源科技與環境
垃圾焚燒發電廠×管治威信
中國內地經濟發展急速,環境破壞問題隨之浮現,而環境問題直接影響居民,引起「鄰避效應」。如2014年廣東茂名民眾抗議市政府興建PX(對二甲苯)化工廠,爆發大規模示威運動(右圖),2015年上海亦有類似示威。
據資料顯示,近10年來深圳的生活垃圾以每年6.1%的速度增長,目前深圳現有的4個填埋場(堆填區)都超負荷運作。深圳市已決定未來3年興建3座垃圾焚燒發電廠,工程2016年底開工。新建的3個垃圾焚燒發電廠選址均位於深圳市邊緣地帶。近年內地興建垃圾焚燒發電廠遭到當地居民反對,許多項目都被迫下馬,如深圳龍崗中心區附近的一個垃圾焚燒項目,2015年中因遭到抗議已停建。此次政府公佈的東部環保電廠,受到居民反對,惠州和東莞市民亦感到十分憤怒,認為深圳市將這些厭惡性的污染項目建在他們的家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