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層人事布局拉帷幕
兩日內,六省區一把手換人,掀起新一輪封疆大臣履新高潮。
中共政壇版圖再大變,省部級諸侯密集調整,十九大前波瀾突起,高層人事布局拉開帷幕。按中共人事慣例,地方各級黨政官員換屆先於中央開始。距離中共十八屆六中全會一個多月,八月下旬的兩日內,六省區「一把手」換人。中南海高層北戴河休假後半個月,掀起新一輪封疆大臣履新高潮。
陳豪接替李紀恒任雲南省委書記,李紀恒轉任內蒙古自治區;杜家毫接棒徐守盛任湖南省委書記;吳英傑接替陳全國任西藏自治區黨委書記;陳全國調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書記,張春賢卸任,另有任用;李紀恒任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書記,王君卸任;李錦斌掌安徽省委書記,王學軍卸任。
此輪人事變動中值得關注的是陳全國和張春賢。陳全國任河南省副省長時,是時任省長李克強的副手。中共執政以來,西藏和新疆始終是中南海極為關注的兩塊要地,西藏自治區黨委書記都兼任中央政治局委員,陳全國先後主政西藏、新疆,可見他的工作頗受習近平首肯,一年後中共十九大他晉升政治局已是定局。卸任的張春賢據傳將進京,擔任中央黨建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中央黨建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是劉雲山,副組長是中紀委書記王岐山、中組部長趙樂際。有輿論認為,習近平重視「黨建」,從嚴治黨為關注點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召開前夕,張春賢進京助力黨建,是十九大獲重用的關鍵一步。
兩日之內,六省區易主,如此大手筆的動作實屬罕見。這是半個月前中南海高層北戴河休假結束後,掀起的第一個封疆大臣履新高潮,多人躋身一方諸侯。二零一六年以來,中國政壇人事密集調整並不少見。此前最近的一次政壇大換血是六月二十九、三十日,中央宣布調整江蘇、江西、湖北、青海、山西多名地方黨政主要官員或轉戰或退役,以及調整中央網信辦主任以及教育部黨組書記人選,當時就有輿論認為「較為罕見」。從二零一四年九月王儒林由吉林調任山西算起,不到兩年,十二省份的省級黨委書記出現人事變動,包括山西、吉林、雲南、天津、遼寧、安徽、貴州、河北、河南、陝西、青海、江西。有學者認為,六省易主不是單獨事件,而是中共整個人事布局環節之一,未來中共政壇上還會出現更多類似變動。
中共十九大的人事布局不同於以往,因為它是真正反映最高領導人習近平政治意志的一次人事布局,上一屆黨代會的人事布局,是習近平的前任和其他政治老人博弈的結果,難以表現習的個人意志。當今中國政壇,政治老人們在中共最高人事布局所能發揮的作用已經明顯淡化。習近平執政不時反腐,那些老人提拔的高官一個接一個被排棄,操縱人事安排的或明或暗的管道大多被截斷。
一些黨史學者認為,習近平已成為政治強勢領導人,在人事安排上的決定權遠比江澤民、胡錦濤兩位前任要強得多。(江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