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明銀行料卑詩成交量續減
道明銀行方面認為,加拿大的房地產市場開始出現後繼乏力的現象。而從今年6月至7月,待售新屋的數量上升1.2%,這也讓市場的供求關係更趨於平衡,預示着房屋價格將會有輕微下調。
該銀行甚至預測,卑詩省針對外國買家新增的15%稅款,會使現有因房源不足而導致的成交量減少的情況,出現更進一步的下滑,再加上如今的房價已遠超本地居民的承受能力。因此從現在起至明年年底,卑詩省住宅的成交量將下跌14%至20%,房價將下跌10%左右。
學者指房價走勢需數月觀察
但多倫多大學經濟學客座教授陳蔚純,對此持比較謹慎的看法,稱這一新稅種所造成的影響,需要未來三到四個月時間的數據來印證,現在就做出結論為時尚早。
「造成交易量下降的原因目前主要有兩個,一個是因為房價太高,導致購買者已無力承受;另一個是因為房屋的供應量太少,導致大家買不到心儀的房屋,但購買力仍然存在。這兩個原因中哪一個是起主要作用,還需要觀察一段時間。而原因不同,得出的結論會完全相反。」
陳蔚純表示,如果是前一個原因發揮主要作用,說明市場的購買力已經到了盡頭,則房價就會開始進入一個下滑過程,再加上新稅制的推波助瀾,沒有了購買能力的承托,價格下滑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但如果是後一個原因,說明市場的潛在需求仍然非常火爆。「大家不是沒錢買,而是沒有合意的購買對象。但如果出現好房子,大家還是會繼續搶購。」
而地產聯盟的數字似乎也印證了陳蔚純的看法。多重放盤系統(MLS)的房屋價格指數,今年7月比去年同期上漲了14.3%;全國平均銷售價格比去年7月攀升了9.9%,而銷售最火爆的地區溫哥華和多倫多,今年7月的房價比去年同期分別上漲16.5%和16.3%。
陳蔚純說,「大溫地區今年上半年的房地產市場可以用瘋狂來形容,成交量和供應量的比率達到90%!這是很不正常的。供需平衡的合理比率,應該是在50%左右,通常也不會超過60%。另一個火爆的大多區市場,也是維持在70%左右的高位。」
成交量下跌最多的地區是大溫地區和Fraser Vally地區。這兩地的銷售量在今年2月到達頂峰,到目前為止,銷售量已經分別下跌了21.5%和28.8%。
對於這樣的下跌,陳蔚純認為這是供求雙方正在回歸到正常的路徑上,向着供需平衡的方向良性發展。「這不是什麼崩盤,也沒有什麼泡沫破裂,是合理的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