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有街市魚檔負責人表示,每年休漁期海魚供應大減,會兼賣養殖魚或入口海鮮,但種類有限,收入只及平時的一至兩成,若再延長休漁期,勢必進一步打擊生計,希望政府提供補貼。 魚價至少貴兩三成 位於大埔街市的海鮮檔負責人張先生表示,他的魚檔主要出售捕撈海產,他指海魚不但種類繁多,每日出售的漁獲種類也不同,例如白鯧、牙帶、紅衫及木棉等,休漁期內雖有近岸作業漁船補充漁獲,市場上仍有海魚供應,惟種類及數量大減,無可避免零售價格上升。有市民表示,每年休魚期間魚價至少貴兩至三成,會減少購買或轉食急凍魚,節省開支。 本身以雙拖網漁船作業近30年的香港漁業聯盟副主席盧金木表示,2012年本港水域禁止拖網,他轉往內地水域捕魚,至今仍然未能適應,又指過去10多年,南海的漁獲不斷減少。 漁民:漁獲減少四成 以今年為例,南海休漁期結束後,他驅船出海作業8日,但整體漁獲較去年減少四成,當中幾乎捕撈不到鮫魚,去年單是該種魚已佔整體收入兩至三成。他指內地實施休漁期十多年,但成效有限,擔心若再延長休漁期,將嚴重影響漁民生計。 漁護署資料顯示,2014/15年度,本港捕撈漁業的生產量估計達16萬公噸,但當中只有6.6萬公噸供應本地市場,佔本港海鮮食用量約一成,餘下九成屬入口或養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