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西版(溫哥華) - Ming Pao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圖片
美國得州近日受到反常天氣影響,連場暴雨引起洪水氾濫,農作物及房屋被毀,圖為救援人員及警員檢查一輛被洪水沖走的汽車。(美聯社)
放大
 

其他新聞
《衛報》調查:民意逆轉脫歐支持度領先
南韓鐵路地盤爆炸 工人4死10傷
肅貪部長阻查貪 巴西再有閣員下台
馬里維和部隊遇襲1死3傷
激光刀燒着布 日婦做手術燒傷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國際
 聯合國:極端氣候致農作物變毒

聯合國警告,多種農作物應對極端氣候時會產生毒素,人類和家畜食用這些農作物後可能出現健康問題。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的最新報告指出,小麥和玉米等農作物,在抵禦極端氣候時會產生更多潛在毒素。據聯合國環境大會的報告,人類和動物長期食用這些有毒化合物,身體可能會受影響。

UNEP預警與評估部門首席科學家麥克格萊德(Jacqueline McGlade)說:「農作物應對乾旱狀况時溫度會升高,就像人類遭遇壓力時體溫會升高一樣。」報告舉例說,在正常情况下,植物會把吸收來的硝酸鹽轉化為胺基酸和蛋白質,長期乾旱會減緩或阻止這種轉換過程,導致硝酸鹽在植物內部累積。

報告指出,人類飲食若含太多硝酸鹽,紅血球在體內輸氧的能力可能受到干擾。報告稱,承受壓力時,可能累積太多硝酸鹽的農作物包括玉米、小麥、大麥、大豆、小米和高粱。

另外,一些農作物經歷乾旱,接着遇到突如其來的大量降雨後,生長速度會加快,以致氰化氫積聚。

麥克格萊德稱,氰化氫是化學武器原料,會干擾人體內氧氣流動,即使是短期接觸,都可能傷害人體。木薯、亞麻、玉米和高粱對氰化氫最無力招架。

極端降雨致木薯毒死兩童

硝酸鹽和氰化氫毒害人體,2013年肯尼亞和2005年菲律賓都曾有案例。其中肯尼亞沿岸城市基利菲(Kilifi)當年在極端降雨後,木薯的氰化氫含量激增,兩名兒童吃後死亡。

(路透社/中央社)

 
 
今日相關新聞
聯合國:極端氣候致農作物變毒
[顯示全部題目]



引用明報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凡未於收費表列明之項目而屬明報(加拿大)內容者,引用者請先行查詢收費。

舉報剽竊內容獎勵辦法: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